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全球快消息!【財經分析】緊縮預期壓制買需 2月超六成海外“債主”拋售美債

2022-04-18 11:11:05 來源:新華財經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一(17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2023年2月,海外投資者(以下簡稱“外資”)持有美國國債(以下簡稱“美債”)總規模環比減少589億美元,至73436億美元,扭轉此前連續三個月的升勢,目前規模較2022年同期減少3600億美元。

報告顯示,美債前兩大“債主”在2023年2月的持倉操作方向一致,其中,日本所持美債規模減少226億美元至10818億美元;中國大陸則連續第7個月拋售美債,倉位進一步降低106億美元至8488億美元,連續11個月在萬億以下。

市場觀點稱,作為全球投資者普遍配置的常規資產,美債吸引力受到多方因素影響。隨著美聯儲從2022年以來的幾次持續加息,市場借貸成本不斷上漲,疊加抗通脹周期延長和美國經濟或陷入衰退的預期升溫,在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情況下,通脹的上行驅動力現在已經轉移到工資上。


【資料圖】

投資者押注美債收益率將會持續保持高位,這也影響著包括日本央行在內的買家對美國債券的新一輪定價。2月份,美債收益率一路攀升,由月初的3.39%附近,升至月末的3.91%,漲幅超過50BPs,這使得對價格非常敏感的部分美債較大官方買家們在當月紛紛降低倉位,以分散風險,市場走勢也印證了投資者的拋售行為。

前十大“債主”中八位減持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持有美債的38個國家和地區中有25個在2023年2月份減持美債,占比65.78%,海外投資者累計減倉幅度為589億美元,但總規模仍處于2022年以來偏低位置。截至2月末,外資持有美債倉位下降至73436億美元,其中,有50.39%為各國/地區官方持有,而在官方持倉配比方面,中長期美債占比93.05%。

據新華財經統計,與2022年2月相比,外資累計凈減持美債3600億美元,這段時間內,海外投資者在2022年2月、6至8月和11至12月,以及2023年1月選擇增持美債,其他月份則有不同程度的減持。其中,2022年4月減持額為1583億美元,9月總減持規模更達到2121億美元。

具體來看,前十大美國海外“債主”中,2023年2月,僅盧森堡和開曼群島選擇增持,其中盧森堡加倉幅度最大,為88億美元,基本追回前一個月的減持規模。

反觀當月的減持陣營,日本、中國大陸、英國、比利時、瑞士、愛爾蘭、加拿大和中國臺灣等8個國家/地區在列,累計減持規模達到857億美元。其中,英國、日本和加拿大當月減持規模分居前三位,整體調倉幅度較大,分別為253億美元、226億美元和188億美元。

具體來看,英國在2月凈賣出253億美元美債,回吐大部分前兩個月累計增持規模(350億美元)。對于英國的行為轉變,回顧當月的英國央行舉措和英債市場不難得出解釋,英國央行緊縮預期暫時降溫,英債市場月初明顯走強,吸引本國投資者將資金轉回國內。

再來看美債前兩大“債主”的表現,中國大陸2023年2月減持106億美元美債,連續7個月減倉,本次減持幅度較前一個月的規模有所擴大。中國大陸的最新美債倉位是8488億美元,續刷2010年6月以來的近13年新低,并連續10個月持倉低于1萬億美元。

另據新華財經統計,中國大陸持有美債規模的歷史最高點為2013年11月,當時達到了1.32萬億美元。相較于2013年的峰值,截至2023年2月末,中國大陸已經累計減持約4712億美元美債。

同時,作為美債第一大持有國,日本2023年2月凈減持226億美元美債,在前一個月短暫增持后,倉位又明顯回落,目前報10818億美元。因日、美兩國貨幣政策大相徑庭,日本投資者在2022年以來的多數時間選擇拋售美債資產。

當月數據表現與日本國內統計數據有所背離。據日本財務省最新國際證券交易月度報告,2023年2月,日本投資者增持海外中長期債券41318億日元,減持短期債券1293億日元;海外投資者則減持日本中長期債券4785億元,增持短期債券27132億日元。

市場觀點稱,日本投資者當月資金流向或為歐洲市場和新興市場資產,疊加美債市場流出的資金,都轉而投向其他海外品種。

此前,三菱日聯金融集團表示,美聯儲幾乎沒有顯示出從其加息立場上明確退縮的跡象,這給日本央行捍衛日元和堅持其日債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帶來更大的壓力。

2月美債收益率倒掛加深

由于TIC報告存在時滯性,最新的美債持倉數據對應的是2023年2月份的市場變化。2月份,美國長短期國債收益率倒掛程度不斷加深,2年期及以下品種的債券甚至可以給投資者帶來超過5%的回報,堪比標普500指數等風險更高的資產。

數據顯示,2月28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報3.91%,2年期和1年期國債收益率則為4.693%和5.062%,其中1年期收益率創自2007年7月以來的新高。數據顯示,彼時的2年期和10年期美債利差已經走闊至77.3BPs。

隨著交易員不斷提高對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預期,6個月期美債在2月底成為2007年以來首支收益率超過5%的美債,此后1年期美債收益率也接近突破了該關口。當月,各期限美債收益率平均抬升超50BPs。

《福布斯》雜志指出,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低于短期國債收益率,從歷史經驗來看,預示著經濟衰退的到來。美國前財長薩默斯也曾表示,美聯儲加息抑制通脹并未奏效,或引發經濟動力不足。

從彼時的基本面表現來看,美國2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47.8,創4個月新高,預期47.1,前值46.9。美國2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50.5,重回榮枯線上方,創8個月新高。

市場機構表示,盡管面臨加息和生活成本緊縮的不利因素,但隨著通脹見頂和衰退風險消退的跡象,企業情緒已經好轉。與此同時,供應緊張程度有所緩解,工廠原材料的交付時間正在以自2009年以來未曾見過的速度改善。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克里斯·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認為,供應狀況改善已經消除了制造業供應鏈的價格壓力,但調查數據強調,在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情況下,通脹的上行驅動力現在已經轉移到工資上。

“服務業價格的加速增長可能會引發人們對工資和物價螺旋式上升的擔憂,這將增加加息的呼聲,而加息又可能抑制剛剛出現的經濟擴張。”威廉森進一步解釋稱。

基于緊縮預期,不少機構上調短期美債利率終值預期。美國銀行利率策略師認為,美國經濟面臨再加速和通脹風險,上調2023年底2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預期至3.00%,此前為2.75%,同時上調5年期收益率預期至3.15%,此前為3.00%。

洛杉磯財富管理公司B. Riley 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霍根認為,2月的市場走弱并非由單一因素造成,而是經濟數據和美聯儲信息的累積效應引起了投資者的擔憂,美債收益率在較長時間內或將處于較高水平,當時的調整只是“姍姍來遲”的補跌。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