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4月18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資料圖)
??鞏固經濟升勢 4月到期MLF獲超額續做
人民銀行17日開展17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超過本月1500億元的到期規模,實現超額續做;中標利率與前次持平,為2.75%。人民銀行當日還開展了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也與前次持平,為2.00%。專家認為,人民銀行繼續超額續做到期MLF,但適量縮減了資金投放規模,在補充中長期流動性、平抑4月稅期高峰等因素擾動的同時,也避免流動性過度,為經濟恢復發展創造松緊得宜、穩健中性的貨幣金融環境,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
??資金積極布局結構性機會 多只醫藥類ETF份額創歷史新高
近期股票型ETF份額出現明顯分化。近一個月內,醫藥類ETF份額大幅增加,多只醫藥類ETF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在此期間,食品飲料、新能源等領域的多只ETF產品份額也出現較大的增長,但科創50ETF等多只寬基指數ETF以及芯片、半導體等板塊的ETF產品份額減少較多。機構人士表示,市場調整之際,ETF份額變化或許表明機構資金正在積極布局結構性機會。與此同時,近期TMT板塊波動擴大,資金或分流至醫藥等其他板塊。
??“五一”假期出游熱情高漲 多平臺預訂量創階段新高
近日,“五一”假期首日火車票開售,多條熱門線路放票后幾分鐘內均已售罄。攜程發布的“五一”假日旅游前瞻報告也顯示,國內游訂單量已追平2019年同期,同比增長超7倍。在去哪兒平臺上,截至4月12日,國內熱門城市“五一”機票提前預訂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熱門城市“五一”酒店提前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4倍。業內人士表示,2月以來消費者積壓的旅游需求有望在“五一”期間得到釋放,國內主要旅游城市和度假旅游目的地都會因此受益。出境游也有望在“五一”假期迎來小高潮。
上海證券報
??政策聚合發力 數字經濟加快成長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上海、福建、武漢等地的數據集團加快組建,數字經濟引領各地新基建項目落地生根,銀河航天等獨角獸企業正趁勢加快產品研發……近期,新一輪政策利好頻出、聚合發力,數字經濟正成長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專家認為,我國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經濟新動能,呈現出創新活躍、數據驅動、快速增長、引領發展等特點,在政策支持下,人才、資金、數據等各類要素將加速向數字經濟領域集聚,數字經濟發展正駛入“快車道”。
??年報問詢精準“排雷” 監管層緊盯三大疑點
截至4月17日,滬深交易所共發出逾20份年報問詢函,其中7家為ST公司,占比超過三成。從問詢關注點來看:首先,業績波動較大、持續經營能力存疑的被監管方面重點關注;其次,大額商譽減值的合理性、謹慎性亦是監管追問的焦點;此外,董事的棄權票、意外的高分紅等諸多年報中的異常信息也難逃監管視野。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交易所對年報“全面體檢”層層“排雷”的過程中,一份真實、準確、完整的年度報告也會逐漸露出“真容”,為投資者價值判斷提供有益參考。
??擁抱AI還是另尋機會 基金經理直面艱難抉擇
年初以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主題行情洶涌而來,將基金經理“沖刷”成兩類:參與TMT投資的和沒有參與TMT投資的。對基金經理來說,怎樣抹平這巨大的業績鴻溝,二季度是十分關鍵的一個時期。不少基金經理調倉去了熱門賽道,有些基金經理則選擇堅守,更有一些基金經理在努力發掘新的領域。面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逼空行情,多位基金經理透露,一方面希望站上AI風口,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擴展組合的阿爾法來源。
證券時報
??A股分拆上市漸掀高潮 近百家公司正在推進21家已獲成功
A股公司分拆上市又添一例。近日,晶盛機電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籌劃控股子公司美晶新材分拆上市事項,并授權公司及美晶新材管理層啟動分拆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自2019年相關規則發布后,分拆上市便逐步升溫。據不完全統計,累計已有近12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分拆子公司上市,其中,已有21家“A拆A”成功上市,近百家正在推進中。“‘估值提升’是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最大動力。”華民投常務副總裁陳飛表示,子公司分拆上市后,往往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以及更便捷的融資渠道。
??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升溫 改革化險仍是重中之重
4月份以來,包括寧夏回族自治區、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在內的多個省、自治區政府披露了關于中小銀行專項債相關工作的細節信息。此前,中誠信國際發布《地方政府專項債2022年回顧與2023年展望》報告稱,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3200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額度推算,2022年全年中小銀行專項債僅發行630億元,剩余2570億元或在2023年發行。有多位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地方專項債在向中小行注資補充資本金的同時,也需要警惕其可能帶來的相應風險。
??本周6家公司IPO上會 汽車產業鏈企業迎上市潮
近期汽車產業鏈企業正迎IPO潮。4月17日到21日,A股共有6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IPO)上會,均為創業板公司,計劃募資金額合計約44億元。本周有多家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沖刺IPO,包括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的一級供應商福爾達,提供機動車輛主動安全系統解決方案的元豐電控,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企業華一股份,主營涵蓋汽車測試試驗設備研發生產的博科測試。
證券日報
??293份一季報預告逾七成預喜 機械設備等賽道業績亮眼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7日21時,已有293家上市公司發布2023年一季報預告,按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上限來看,其中有219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約74.74%。分行業來看,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賽道的業績亮眼。按申萬行業分類看,上述293家發布一季報預告的公司中有35家屬于機械設備行業,其中,26家業績預喜,占比74.29%。按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上限排序,2家公司的凈利預計同比增長超過2000%,6家公司的凈利預計同比增幅在200%-800%之間。
??“股市謠言第一案”開庭 專家:關注是否存“信息型操縱”行為
17日,“股市謠言第一案”首次開庭。當日晚間,該案原告代理律師事務所相關人士表示,庭審結束,因法院相關規定,具體庭審過程和內容不便透露,代理律師將在本周提交代理詞。受訪專家認為,作為資本市場首例投資者向造謠者索賠的證券糾紛案,比較特殊,出于案情審理的審慎,預計經過多次開庭后一審判決。無論判決結果如何,該案對資本市場意義重大,警示自媒體等各類信息發布主體,都有義務保證其所發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這有助于凈化資本市場輿情環境。
??2656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 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達3.59%
今年以來,券商及其資管子公司新成立了623只集合理財產品(分級產品分開統計),同比微降4.89%。產品發行結構上,券商集合理財中債券型產品依舊是主流,共發行456只。憑借主動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以及天然的投研優勢,券商集合理財各類產品業績表現各具亮點。今年以來,有數據可查的2656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3.59%,中位數為2.3%,87.8%的產品保持正收益,4.74%的產品收益率在10%以上,9只產品收益率超100%(全部為戰略配售相關集合資管產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