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每日信息:【新華解讀】中巴合作迎多方機遇 轉型金融與氣候投資領域將釋放潛力

2022-04-17 12:20:49 來源:新華財經

近日,巴西總統盧拉完成新任期內的首次訪華。本次訪問達成了雙方在貿易、投資、能源轉型、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領域的廣泛合作。

農業貿易與投資是中巴合作核心領域

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場。中巴貿易額在2022年達到1500億美元,貿易順差達280億美元。中巴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尤為緊密。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巴西農產品最大進口國,而巴西則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進口來源國。


(資料圖)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從巴西進口508億美元農產品,與2021年相比增長43.3%。據《中國未來糧食需求及其對貿易和環境影響》的研究預測,中巴兩國在農產品貿易領域發展空間巨大。以大豆為例,僅2021年一年,中國與巴西的大豆貿易量就達到5815萬噸,占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60.2%。而中國作為巴西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大豆產品占巴西對華出口額30.8%的比例,緊隨其后的是冷凍牛肉。

作為巴西最主要的外國投資者之一,中國對巴西的投資存量已經達到了660億美元,在中國對拉丁美洲的投資中,有47%的資金投向了巴西。在這些投資中,中國通對巴西具有影響力的農業企業進行投資,間接加強了兩國在農業貿易的發展和聯系。

綠色債券支持農業作用尚需加強

中巴已經就可持續農業投融資議題多次展開討論和國際交流。在具備綠色金融市場基礎上,盧拉本次訪華為加速兩國在可持續農業的投融資帶來東風。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配套政策框架之一,但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對支持農業的作用,以及農業氣候資金的配置和投入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的數據統計,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在2022年保持強勁穩健的發展趨勢,2022年綠債發債量全球第一。然而,2022年中國發行的符合CBI標準的綠色債券中,投入到農業、林業、漁業和土地利用領域(AFOLU)中募集資金為26億美元以上,僅占總發行量的3% 。

另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數據,2022年末農業貸款余額5.06萬億元,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總額的2.36%。

巴西國內的綠色金融市場正在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統計,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之一,目前綠債發行量超10億美元,而農業也是獲得綠色債券融資最多的領域之一。與其他地區相比,拉丁美洲在AFOLU領域的綠色債券投入比例較高,可達到12%。巴農業部長的特別顧問卡洛斯·奧古斯丁(Carlos Augustin)在本次訪華活動中提到,在未來的10-15年,巴西在可持續農業方面可能達到現有規模的10-15倍。

值得注意的是,盧拉上周在上海出席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夫的新開發銀行行長就職儀式。新開發銀行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于2015年共同成立,2021年啟動擴員并吸納孟加拉國、阿聯酋、烏拉圭和埃及為新成員國,標志著銀行擴員取得實質性進展,開始朝著全球性多邊開發銀行的方向邁進。在迪爾瑪·羅塞夫的總統任期期間,新開發銀行積極支持巴西開展綠色金融的創新實踐。業內觀點認為,履新或許能夠推動新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在綠色金融方面邁向新的進程。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首席執行官肖恩·基德尼認為,當前的形勢為中巴兩國擴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提供了機會。他表示,巴西在作為可持續產品供應商方面具有很大潛力,而中國對綠色和低碳發展市場有強烈的需求。

中巴合作新焦點:氣候投資政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在《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中指出,未來十年十大全球風險中六個與環境氣候有關,其中全球糧食供給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近日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綜合報告《氣候變化2023》顯示,氣候變化已經對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產生了顯著的影響,不斷加劇的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導致作物歉收、糧食價格飆升以及農民收入損失。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認為,中巴金融支持可持續農業有廣泛的合作前景。他在近日舉辦的中巴可持續農業與綠色金融合作座談會上提到,中巴兩國可以通過可持續農業投資方面的合作,減少農業領域的環境氣候與生態足跡,促進具有氣候韌性和自然向好的投資,為兩國落實國家自主決定貢獻方案以及提升全球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中國和巴西政府在農業政策和金融政策上正齊頭并進,通過一系列的支持性的政策、監管措施和法律法規,促進農業的綠色和低碳發展,并確保金融市場有效地為農業發展提供支持。

中國官方政策方面,2023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到了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的重要性。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中也明確指出,金融科技的發展將支持鄉村振興和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實施。同時,人民銀行已啟動轉型金融的研究,并開展包括農業領域在內的行業轉型金融標準研究,以進一步推動行業向符合巴黎協定目標的方向轉型。

巴西官方政策方面,自2010年以來,巴西推出了巴西低碳農業計劃(ABC計劃),為實施可持續農業的農民提供低息貸款。2021年,ABC計劃升級為適應氣候變化和低碳排放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部門計劃(ABC+計劃),鞏固了巴西農業的可持續性、韌性和競爭力。同年,巴西政府推出了“國家綠色增長計劃”(PNCV),提出投入約4000億雷亞爾的國內外公共和私人資本推動實現降低碳排放、森林保護及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三大目標。

此外,巴西政府在2020年和2022年分別頒布了《農業法》,加強了對私營金融市場的監管,為巴西投資者和生產者提供更多信貸工具和融資支持,以確保農業貸款的合規性和可持續性。

近日,巴西中央銀行規定金融機構必須進行可持續性盡職調查,并禁止向非法砍伐地區提供貸款。這些規定要求金融機構在向巴西農業企業提供貸款時必須全面審查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情況,否則可能會面臨罰款和其他懲罰措施。

巴西以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有助于為巴西農業的出口貿易打開更廣闊的市場;在綠色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的趨勢下,巴西農業低碳發展同時為中國帶來更多綠色低碳的投資機遇。

綠色金融將釋放兩國貿易潛力 業內人士建議共同開發合作項目或產品

據悉,目前中巴之間的金融合作主要涉及貸款、貿易融資和聯合貸款等融資模式,以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企業融資等方式展開。一方面是中國開發性金融的投入,如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實施提供的總額為200億美元的“中拉基礎設施專項貸款”,用于支持中國企業參與包括農業在內的拉美國家基礎設施項目。另一方面,中國金融機構通過承銷服務(債券發行)向從事豆類和牛肉行業的企業提供融資。

此外,全球農食企業正在探索使用轉型金融工具開展債務融資,將債務條款與可持續發展表現關鍵指標和可持續績效目標掛鉤。全球具有影響力的農業大宗商品企業中糧國際分別在2019年、2021年和2022年獲得的23億、7億、16億美元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SLL),這三筆貸款將所有巴西直接采購大豆農場實現完全可追溯性作為關鍵指標之一。

可以說,綠色金融是促進中國和巴西的農業貿易的重要議題,同時是促進兩國農業生產更加可持續、低碳和生態友好發展的潛在驅動力。

“巴西和中國之間的綠色融資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在農業領域。”巴西-中國企業家委員會秘書長克勞迪婭· 特雷維桑表示,希望盧拉總統訪華能為該領域的雙邊談判注入新動力,推動包括制定可持續農業融資共同標準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

中國和巴西已經舉辦了兩屆可持續農業投融資對話。其中在2022年8月的對話中,巴西政府代表和投資部門等多方提出了構建中國與巴西綠色農業共同標準的建議。雙方一致認為以農業為試點行業可推動中巴兩國綠色和氣候金融的發展。

此外,為促進中巴兩個市場之間的綠色資金流動,CBI正在梳理和比較中巴共同的農業分類標準,識別共同認可的綠色農業標準,并通過國際公認的標準和認證助力中巴支持綠色農業發展的投資與貸款。根據CBI計劃,該農業分類標準研究將于2023年內發布。

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國際對話與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中巴在農業綠色金融領域的緊密合作不但可助力于兩國經濟可持續轉型,對實現全球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目標也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李少欣(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王菁(新華財經)

編輯:王柘(新華財經)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