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周,相繼出爐了3月通脹、金融和進出口數據,市場選擇交易利多因素,對利空較為鈍化,債市整體存在做多動能。現券收益率曲線平坦化下移,長端品種表現更優,期債主力也累計小幅上漲;出于對稅期和潛在同業監管的擔憂,資金面維持基本均衡。
【資料圖】
業內觀點稱,近期貨幣政策官方表述總體變化不大,但市場預期出現明顯變化,債市熱議存款利率“降息”話題,貨幣政策寬松預期有所升溫。目前,1年存單利率穩定在MLF操作利率下方,意味著銀行負債端存在冗余,金融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資產荒”。一級招標市場展現出配置盤強勁的需求,強社融也并沒有改變“資產荒”的格局。
本周,統計局將發布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需要重點關注。周一另有1500億元MLF到期,需要關注央行操作以及稅期間的對沖。本周四(4月20日),最新一期LPR報價也將出爐,同樣需要重點關注。
行情回顧
上周,國債期貨偏強震蕩,10年期主力T2306累計上漲0.12%,5年期主力TF2306累計上漲0.06%,T2306漲勢主要集中在上周二,其他幾個交易日波動有限。持倉方面,T2306合約持倉量小幅上升,市場分歧度并沒有顯著變化。
銀行間現券市場做多情緒占優,長端利率小幅下行。全周來看, 10年期國債活躍券230004累計下行2.15BPs,報2.825%;10年國開活躍券220220累計下行2BP至3.0195%。
具體而言,上周一,受部分中小銀行調低存款利率影響,債市情緒延續積極;周二早間發布的通脹數據低于預期,市場開始熱議“通縮”,債市情緒走強,當日下午發布的社融數據超預期,但債市反饋有限;周三,消息面平靜,債市情緒延續積極;周四,進出口數據超預期導致債市出現調整;周五,消息面平靜,債市全天窄幅震蕩,收益率基本持平前一日。
收益率曲線形狀方面,國債10-1年期利差持平在62BPs,國開10-1年期利差收窄3BPs至57BPs,國開曲線延續走平。國債曲線整體較為平穩,與國開相比,國債期限利差一直處于底部附近,因此可以壓縮的空間有限。
一級市場
上周,新發行利率債5918億元、凈供給2550億元。其中,國債、地方債發行放量,導致利率債凈供給環比上升。
從發行結果來看,利率債招標呈現出旺盛的需求,政金債需求最好的期限為5年期,之前需求集中在3年期,指向配置盤沿著收益率曲線向上來填平利差。此外,20年國開招標需求旺盛,全場倍數達8.5,中標利率大幅低于二級,30年國債招標需求也不弱,超長債在保險資金的追捧下維持高熱度。
信用債方面,上周共發行3662.34億元,較前一周的2277.72億元環比上升;由于發行量環比上升,上周信用債凈融資651.77億元,較前一周的644.56億元環比上升。
分產業債和城投債來看,上周產業債發行規模2200.10億元,較前一周的1230.40億元環比上升,上周產業債凈融資規模環比上升,為494.68億元;上周城投債發行規模1462.24億元,較前一周的1047.32億元環比上升,城投債當周凈融資規模環比下降,為157.09億元。
公開市場
上周一至周五,央行分別開展了180億元、50億元、70億元、90億元和150億元逆回購操作,全周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250億元。整體來看,逆回購到期量和投放量均較小,且DR007穩定在2.0%的政策利率中樞附近,資金市場較為平淡,需要關注的是本周央行MLF操作以及稅期間的對沖操作。
數據顯示,資金面上周基本保持平穩,DR007運行在1.98-2.02%的區間;R001運行在1.46-1.71%的區間,而R007小幅下行,流動性分層有所緩和,流動性整體處于繳稅前的寬松期。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2940億元資金到期,其中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分別到期1680億元、50億元、970億元、90億元、150億元。同時,周一另有1500億元MLF到期,需要關注央行操作。本周四(4月20日),最新一起LPR報價也將出爐,同樣需要重點關注。
4月14日,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召開,此次會議是3月份央行對外政策溝通的窗口,但推遲到了4月召開。近期貨幣政策官方表述總體變化不大,但市場預期出現明顯變化,債市熱議存款利率“降息”話題,貨幣政策寬松預期有所升溫。
對于市場熱議的存款利率調降,央行公告中明確表述為一季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有效發揮”,換言之是機制“滯后”調整的結果,而非后期工作的取向。債市投資者熱議的存款利率調降,解讀為利好的原因是存款利率下行之后,給資產端貸款利率的繼續壓降創造了空間,也就給政策利率降息增加了想象的空間。
要聞回顧
我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會議指出,要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調節;要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IMF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8%,然后在2024年上升至3%,較此前預測均下調0.1個百分點。今年的經濟放緩主要集中在發達經濟體,美國、歐元區、英國今年經濟增速預計分別為1.6%、0.8%和-0.3%。預計全球通脹將從去年的8.7%下降到今年的7%。
重要數據
3月金融數據重磅出爐,M2、社融、新增貸款均超預期。據央行統計,3月份,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3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3.89萬億元,同比多增7497億元;3月末,M2同比增長12.7%,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59.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
3月通脹數據有所走弱。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3月CPI同比上漲0.7%,漲幅創近一年半新低,環比則下降0.3%;核心CPI同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3月PPI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至2.5%,環比則持平。
3月出口數據明顯向好。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出口5.65萬億元,同比增長8.4%;進口4.24萬億元,同比增長0.2%。3月當月外貿進出口總值3.71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出口2.16萬億元,同比增長23.4%;進口1.55萬億元,同比增長6.1%。?
美國通脹走低但黏性仍在。美國3月CPI同比上升5%,低于預期的5.2%,創2021年5月以來最低,為連續第9個月升幅放緩;環比升幅為0.1%,也低于預期0.2%。但3月核心CPI同比升幅由2月份的5.5%加速至5.6%,表明美國核心通脹黏性仍在。
機構觀點
光大固收:經濟運行和融資狀況分別是影響貨幣政策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因素,而貨幣政策又是影響利率的核心變量。從經濟運行的狀況看,當前生產需求明顯改善,市場預期加快好轉。從融資市場的情況看,當前貨幣信貸連續多增且增長勢頭良好,企業貸款利率呈現穩中有降態勢。顯然,此時MLF降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高。
華創固收:當前銀行息差已經明顯承壓,即使部分機構存款利率有所調降,結果也是息差空間的邊際改善。后續降息操作的政策態度,更多要看央行對降成本工作的態度。存款利率的調降反應過去,融資信貸成本的態度反映未來。央行對政策平穩的訴求更強,不再提“逆周期調節”、保留“跨周期調節”,政策從訴求發力中退出,但未訴求收緊,而是訴求平穩。
興證固收:當下債市對社融信貸數據的強勢表現平淡,不過仍需關注后續高頻數據帶來的波動影響。經濟復蘇基礎尚不牢固疊加海外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的問題之下,貨幣政策大概率仍將維持平穩,債市表現基礎仍在。并且從配置角度來看,優質高息資產邊際減少、債券類資產性價比增強的環境大概率也將持續。但隨著債市整體杠桿水平的提升,后續無論是對于高頻數據解讀帶來的預期差異,或者是資金面帶來的擾動幅度都將相較于此前提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