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4月14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相關資料圖)
中國證券報
??數據釋放積極信號 穩經濟舉措仍將發力
最新發布的物流數據、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金融數據等多項數據,釋放出當前經濟企穩回升信號。專家表示,經濟恢復正處于關鍵期。為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鞏固經濟向好勢頭,穩經濟舉措料持續發力。
??深入推進電信普遍服務 發展農村電商新基建
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鄉村振興局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工作要點》明確發展目標,到2023年底,數字鄉村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數字技術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更加有力支撐,5G網絡基本實現鄉鎮級以上區域和有條件的行政村覆蓋。業內人士表示,政策支持下,智慧農業、鄉村數字治理等領域有望迎來加速發展。
??白酒遭遇倒春寒 資金“虹吸效應”受關注
近日,白酒賽道連續多日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出,貴州茅臺一度創出年內新低,最大白酒基金招商中證白酒指數(LOF)A于4月12日晚間公布的單位凈值回撤至年內最低值。而反觀AI、TMT等熱門賽道,僅回調不久便再度大幅上漲。 在這一背景下,市場有觀點認為,熱門賽道對資金的“虹吸效應”開始輻射至白酒賽道。不少基金經理表示,白酒賽道的回調有其自身行業內部因素,經銷商庫存壓力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展望后市,白酒行業的分化和結構性機會值得關注。
上海證券報
??牛股推手現身一季報 機構錨定細分行業龍頭
上市公司一季報漸次披露,其最新前十大流通股東情況浮出水面,機構最新持倉也由此曝光。整體來看,多只細分行業龍頭獲機構大幅加倉。同時,部分細分行業龍頭展現出較強的股價彈性,為相關機構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對于后市,受訪機構表示,后續投資將結合一季報,重點尋找能夠持續兌現業績的上市公司。
??機構調研“探問”經濟冷暖 上市公司“搶答”傳遞復蘇動能
數據顯示,4月1日至12日,共有超過260家上市公司接受了366次機構調研。其中,歡樂家共接待283家機構調研,美亞柏科、晶盛機電、宏發股份、朗姿股份的調研家數均超過200家。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元件、電子設備制造、集成電路、通信等行業獲得較多關注。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公司在機構調研過程中,透露了公司在2023年的重點布局、發力方向,以及對未來經營狀況的預測及信心。
??AI步入實用階段 多家游戲公司部署應用搶先機
“新技術驅動游戲行業快速發展,游戲行業也為更多新技術的應用轉化提供了‘試驗場’。”近日,完美世界聯席CEO兼總裁、完美世界游戲CEO魯曉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AI)帶來的技術革新,推動了游戲產業生產力的變革升級。面對AI技術熱潮涌動,游戲公司紛紛提速,搶抓人工智能升級帶來的產業機會。不過,記者在調研中也發現,當前國內游戲企業對AI的研發仍處于早期階段,短期不會對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
證券時報
??一季度貨物進出口大超預期 “新三樣”遠銷全球
4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的外貿進出口數據大幅好于市場機構預期。海關總署表示,一季度外貿進出口開局平穩、逐月向好。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一季度出口增長66.9%,拉高了出口整體增速2個百分點,比去年的拉動力進一步增強。
??上市航司復蘇勢頭強勁 3月運營指標大幅提升
4月13日,多家航空公司公布3月主要運營數據,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上升。當前,民航業客運收入快速反彈,并且隨著五一黃金周臨近,機票預訂量出現大幅上漲。
??中國國際機床展新品競逐 高端化智能化成趨勢
中國第十八屆國際機床展4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機床展一向被稱為行業晴雨表,也是產業最新演進趨向的折射鏡。記者在展會現場發現,不少展位接待客戶單日破百,從產業頭部廠商發布和展出的新品來看,高端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新趨勢。
證券日報
??食品飲料企業挑起新消費領域投融資大梁:一季度84起融資 32家企業扎堆IPO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一季度已有73家新消費相關企業沖刺IPO。其中,32家為食品飲料相關企業,占比達44%。藍鯊數據顯示,1月份至3月份,新消費領域融資達到191起。其中,食品飲料相關企業達84起。“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給食品飲料企業創造了新的增長點。”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對記者表示,隨著互聯網云消費時代來臨,銷售渠道更加豐富,線上渠道打破了過去傳統線下固化的渠道體系,這給食品飲料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一定程度上促使資本投資意愿增強。
??年內公募新基金發行突破2800億元 債券型基金占比超六成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發行市場呈現逐月回暖跡象,債券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吸金”明顯,權益基金募集效果欠佳。截至4月13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已成立330只新基金(各份額合并計算),發行規模突破2800億元關口,合計達到2809.6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達到1700億元,占全市場總發行規模的六成以上,混合型基金發行規模合計639億元,占比為22.7%,股票型基金發行規模合計330億元,占比為11.8%,QDII基金、FOF基金、另類投資基金和REITs發行規模較少。
??多家醫療器械公司去年凈利增長 體外診斷企業包攬營收、凈利冠軍
4月13日,迪安診斷披露了2022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02.82億元,同比上漲55.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4億元,同比上漲23.33%。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已有28家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報,其中18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64.29%。從具體細分領域來看,體外診斷企業業績整體表現亮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