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觀測點】是由新華財經國家金融信息平臺發起,聯合各行業頭部企業/機構打造,從微觀數據見微知著,為市場提供更加具有“顆粒度”的經濟觀測和經濟畫像。本期數據發布的是2023年一季度綠色債券的發行趨勢及特點。
(資料圖片)
本期觀測點:中誠信綠金
新華財經北京4月12日電?2023年一季度,國內貼標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達到1908.1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5.14%;發行只數113只,較去年同期下降14.39%。其中碳中和債券發行24只,規模達402.18億元;藍色債券發行1只,規模達3.16億元。
整體來看,2023年一季度綠色債券一級市場逐漸走出債市波動影響,1月份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導致發行縮量,2月份開始回暖,3月份綠色債券發行明顯升溫,單月發行量和發行規模均占一季度的六成以上。
綠色資產支持證券和綠色金融債為國內綠債市場發行主力
2023年一季度綠色資產支持證券和綠色金融債為國內綠債市場發行主力,其中綠色資產支持證券共發行29只,規模達470.65億元,發行只數和發行規模占比均在25.00%左右,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0.83%和4.81%;綠色金融債發行主體以大型金融機構為主,單筆發行規模較大,一季度共發行17只,規模達1019.00億元,發行規模占比超過一季度全部綠債規模的一半,發行只數占比也超過一成,發行只數與規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1.67%和28.34%。
北上廣地區引領綠色債券發行
2023年一季度,綠色債券發行只數排名靠前的地區為廣東省(19只)、北京市(17只)、上海市(15只)和江蘇省(14只),占比均超過10%;發行規模占比排名前三的地區分別為北京市(877.28億元)、上海市(423.99億元)和廣東省(161.01億元),其中北京市發行規模占比接近五成,遠超其他地區。
銀行行業綠色債券發行集中度較高
從發行人主體產業和類型來看,2023年一季度,銀行類發行人共發行綠色債券16只,占總只數的14.16%,占比同比增長4.31%,發行規模總計1009.00億元,占總規模的52.88%,占比較2022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6.90%,發行只數與規模均為所有類型發行人中占比最高。
二級市場交易熱度顯著提升
2023年一季度,綠色債券共708只參與交投,季度現券交易規模為3340.82億元,較去年同期交易只數與規模分別增長44.49%和59.30%,具體從不同券種來看,一季度參與二級市場交易的綠色金融債和綠色中期票據交易規模占比較大,分別為45.14%和28.76%,其余券種占比均不足10%。
七成以上綠色債券具備成本優勢
2023年一季度共計發行113只綠色債券,剔除88只私募、資產支持證券和無同類可比債,可比同類債為25只,包括12只綠色中期票據、5只綠色公司債、4只綠色金融債和4只綠色企業債,將新發行綠色債券的發行成本與同類債平均發行利率相比,76.00%的綠色債券(19只)具有低于當天發行的同類債券票面利率,發行成本低1bp—418bp,彰顯出綠色債券具有一定的發行成本優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