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市場迎來首批10只注冊制新股上市,開盤后10只個股集體上漲,無一破發,多只漲幅較大觸發臨停。
與此同時,全面注冊制下股票交易新規則也于今日起開始施行。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應高度關注、積極適應交易機制變化,充分了解相關風險點,再審慎作出投資決策。
首批主板注冊制10只新股全線收漲
(資料圖片)
10日上市的企業分別是滬市主板企業中重科技、中信金屬、常青科技、江鹽集團、柏誠股份,深市主板企業登康口腔、中電港、海森藥業、陜西能源、南礦集團。
基本面方面,這10家公司具有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等特點,多屬于行業代表性企業,大盤藍籌股定位凸顯。公開數據顯示,這10家公司2022年全年歸母凈利潤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其中,陜西能源去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居首,達到511.95%;江鹽集團去年歸母凈利潤同比翻番,達到133.92%。
4月10日開盤后,10只新股競價集體高開。開盤后3分鐘,N中信金股價較開盤價大漲30%,率先觸發臨時停牌。其后,N陜西能、N登康、N柏誠、N南礦、N海森、N江鹽、N中電港、N中重也相繼觸發停牌。
截至收盤,10只個股全線收漲超40%,三只新股盤中漲幅翻一番。其中,N中電港漲幅超過220%,N登康漲超170%、N柏誠超110%,其他新股漲幅在40%至100%的范圍。
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也在上市當天受到資金熱捧。數據顯示,N中電港獲主力資金凈流入13.22億元領先,N陜西能、N中信金均獲超5億元凈流入;N登康、N柏誠獲超4億元凈流入;N常青、N中重、N江鹽、N南礦、N海森獲超2億元主力資金布局。
另悉,本周還將有6只新股可申購,分別是中裕科技、晶升股份、中船特氣、美利信、民士達、榮旗科技,分布在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從行業角度來看,這些新股主要涉及專用設備制造、金屬制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紡織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采訪中,多位專業人士認為,全面注冊制下,A股市場將逐步從“暴漲暴跌、牛短熊長、短線投機盛行”的投資生態,過渡至“平穩運行、慢牛長牛、長線價值投資為主導”的投資生態。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短期投機行為將逐漸減少,投資者應更注重長期價值投資。
交易規則變化多 投資者需提前“做功課”
記者梳理發現,對投資者而言,今起滬深主板的交易規則也面臨著漲跌幅、臨時停牌機制、有效申報價格范圍、市價申報方式等變化。
漲跌幅方面,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前5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第6個交易日起,日漲跌幅限制保持10%不變。
相應的,主板新股信息披露安排也有所完善:主板新股改為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后,上交所披露其首個交易日買入、賣出金額最大的5家會員營業部的名稱及其買入、賣出金額。
盤中臨時停牌制度方面,對于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股票,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的,停牌10分鐘。
此外,從今日起,投資者也將在使用交易軟件時感受到新變化。比如,交易界面價格籠子、市價保護限價的調整,“一鍵打新”功能的升級等,還有部分券商推出了新版App迎接全面注冊制的到來。
“存單”變“拒單” 交易價過高或過低均將作廢
“價格籠子”是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期間重要的配套交易機制,旨在維護瞬時價格穩定、防范異常波動。
據介紹,此次主板交易制度改革也引入并優化了這一機制,在連續競價階段,對限價買單的最高買價、限價賣單的最低賣價設置2%的有效申報價格范圍,同時引入10個最小價格變動單位(一個最小價格變動單位為0.01元),超出范圍的申報將被“拒單”;創業板按照主板相應調整;科創板保持原2%的“價格籠子”不變,且不引入10個最小價格變動單位。
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需重點關注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是,2%的“價格籠子”與10個最小價格變動單位之間取孰高值;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于賣出基準價格的98%和賣出基準價格以下十個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的孰低值。
據安信證券分析師介紹,當2%“價格籠子”對應的價格范圍不足10個最小價格變動單位(即0.1元)時,適用10個最小價格變動單位。
另一方面,超出范圍的申報將被“拒單”。華泰證券分析師表示,此前創業板在“存單”機制下,若買入價格>基準價的102%,訂單將被存在交易主機,當股價上漲到滿足買入價格≤基準價的102%時,該訂單會被交易主機進行撮合;但在“拒單”機制下,買入價格>基準價的102%,將直接成為廢單。因此,習慣掛較高價格買入或較低價格賣出的投資者,將受到較大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價格籠子”機制對短線交易影響明顯,限制了高價股大漲大跌,能夠有效抑制錯單、惡意拉抬、打壓股價等異常交易行為,更好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