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4月7日多數上漲。其中,滬鎳、白糖主力合約漲超3%;低硫燃料油(LU)、燃料油主力合約漲超2%;棉花、花生、不銹鋼、原油、工業硅主力合約漲超1.5%。下跌品種方面,短纖主力合約跌超2%;乙二醇(EG)、尿素、豆粕、菜粕主力合約跌超1.5%。
截至7日下午收盤,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78.05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50%;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798.50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50%。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4月7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相關資料圖)
滬鎳強勢反彈 鄭糖收于6700元/噸上方
受基本面利好消息推動,連續兩日下探的鎳價7日大幅企穩走高。截至收盤時,滬鎳主力合約收漲3.39%,強勢領漲當天商品市場。產業鏈下游的不銹鋼也收高1.76%。僅僅在前一個交易日,不銹鋼期價剛剛刷新了2021年4月30日以來的新低。
推動鎳和不銹鋼市場反彈的因素來自于不銹鋼庫存的積極變化。據我的鋼鐵(Mysteel)統計,截至4月6日,全國主流市場不銹鋼78個倉庫社會總庫存124.53萬噸,周環比下降2.47%,整體呈現三連降,且去庫速度有所加快,尤其是無錫和佛山300系不銹鋼社會庫存環比減少4.29萬噸至70.1萬噸,降幅達到5.77%。在不銹鋼庫存顯著回落的同時,純鎳的低庫存效應繼續對鎳價發揮著支撐作用。上期所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當周,上期所鎳庫存環比減少302噸,總庫存逼近去年7月22日當周創下的歷史低點。今年以來,盡管上期所純鎳庫存有所波動,但整體仍維持在較低水平,這繼續構成鎳價的支撐。綜合來看,華泰期貨指出,隨著精煉鎳產量增量逐步明晰,交割品因素影響在持續衰減,鎳價逐漸回歸理性供需,中線過剩預期下,價格或將繼續下挫。但短期,由于精煉鎳顯性庫存和期貨倉單仍處于極低水平,低庫存狀態下鎳價彈性較大。
鄭糖在外盤糖價繼續沖高的帶動下,7日大幅收漲超3%,終盤報收于6719元/噸。目前有關供應收緊的預期仍在主導著國內外糖價走勢。外盤方面,在印度糖廠提前收榨、泰國和巴基斯坦產量低于預期的基本面支撐下,ICE原糖和白糖期貨分別刷新了近六年半和十一年以來的新高。國內方面,最新公布的云南、廣西產銷數據大幅向好,也進一步助力了糖市的多頭情緒。目前,對于海外市場而言,巴西當前榨季的紀錄高產量何時能夠轉為市場的實際供應增量,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國內在關注外盤糖價動向的同時,政策調控因素也被市場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整體而言,高位糖價面臨的不確定性伴隨著期貨市場的持倉同步增加。數據顯示,截至7日,鄭糖主力連續合約的持倉已經創下歷史性高位,達到近72萬手。
其他品種方面,低硫燃料油(LU)、燃料油續漲超2%,花生、SC原油、工業硅等收盤也均漲超1%。
短纖跌超2%領跌商品市場 乙二醇走出“三連跌”
近期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從成本端制約著煤化工品種,其中尿素已跌至5個月低點,乙二醇雖然表現相對偏強,但也走出了“三連跌”。截至7日下午收盤,乙二醇(EG)、尿素主力合約跌近2%,甲醇主力合約跌超1%。乙二醇方面,在方正中期期貨看來,乙二醇下跌主要是受終端需求負反饋的拖累,疊加港口庫存增加和煤化工品種集體走跌,市場心態不佳,乙二醇反彈受阻。后市來看,根據裝置檢修計劃,乙二醇供給端存縮量預期,下游聚酯工廠雖然在終端需求負反饋的拖累下,開工負荷存小幅下調預期,但是近期多套聚酯新裝置投產落地,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沖減產帶來的損失,且當前乙二醇估值水平偏低,不宜過分看空。此外,需要注意成本端油價的變動。
短纖期貨7日錄得2.57%的跌幅,領跌商品市場。從基本面來看,國都期貨指出,目前滌綸短纖加工費低下,裝置檢修增多,除已公布檢修計劃外,其他工廠也存在減產考慮,預計開工將下行。需求方面,短期外貿訂單無改善預期,紡織內需或緩慢提升,滌綸短纖需求低位回升。總之,供應收縮疊加需求低迷,預計滌綸短纖近期或區間震蕩。
其他品種方面,油脂油料板塊7日走弱,豆粕、菜粕、棕櫚油、豆二、豆油主力合約終盤均跌超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