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有哪些旅游景點?
五臺山、皇城相府、云岡石窟、雁門關、平遙古城、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龍子祠泉、上云臺、綿山風景名勝區、忻州八景。
五臺山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東北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國內外洲人所向往。五臺山座落于“華北屋脊”上,最高海拔達3058米。這里,峰巒連綿,山岳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國家AAAAA景區),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景區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的晉城市北留鎮皇城村。
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平遙古城
位于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墻,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墻垣基礎上重筑擴修,并全面包磚。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
古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位于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里洪洞雖然沒有什么宏偉的建筑,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游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
龍子祠泉
龍子祠泉在山西臨汾市西南18公里姑射山麓。群泉爭涌,如蜂房蟻穴,四周渠道縱橫,密如蛛網,流量6.25立方米,分12道官河,灌溉襄陵、臨汾兩縣汾西地帶。分南池、北池、東池三個泉組。
上云臺
上云臺景區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奪火鄉南部,包括勤泉路工、雙頭泉、箭眼山、望洛和塔河5個子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其核心景區是以勤泉河、雙頭泉河所流經的主要區域為限,規劃面積約30平方公里。
綿山風景名勝區
綿山風景名勝區,綿山總體面積294.75平方公里,現開發旅游區面積54余平方公里,它集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道寺院、革命遺址于一山,是山西省1987年首批公布的六大風景名勝區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
山西旅游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刀削面
刀削面是一種山西的特色傳統面食,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因其風味獨特而馳名中外,享有盛譽,同武漢熱干面、北京炸醬面、河南燴面、四川擔擔面統稱為五大面食名品,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面的調料(俗稱“澆頭”或“調和”),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湯、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
頭腦
頭腦是太原特有的一種風味小吃,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從農歷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間,太原各飯店都爭相推出頭腦
頭腦又名“八珍湯”,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經常食用有益氣調元、活血健胃、滋補虛損的功效,晨起食用效果更好
米面攤黃
攤黃兒是晉東南、晉中等地區的家常小吃名品,又名黃煎,也有人稱其為攤饃饃,具有金黃色澤、香醇酥嫩、易于消化的特色
攤黃兒的原料為小米面、玉米面、糜米面、高粱面、蕎面等,也可用小米面、玉米面摻以少許白面的混合面粉
一窩酥
一窩酥是太原近代著名的風味小吃,是由晉陽飯店特一級面點師胡世年老先生,于1958年在龍須面的基礎上改進創新、烤制而成,成為筵席中的一道佳點,一窩酥現在已發展為,夾裹豆沙、棗泥、蓮蓉、果料等餡心的系列食品
泡泡油糕
油糕是中國北方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
廣泛分布于陜甘寧等地,是一種油炸的糕點,餡一般是紅糖或者白糖,泡泡油糕色澤金黃、細膩柔軟,經久而不變色不變質,吃起來既甜又軟綿
百花燒麥
百花燒麥作為大同鳳臨閣的招牌,早已是世人皆知的美味了,明代時作為九邊重鎮之首的大同,燒麥制作就格外有名,透明晶亮的薄皮中,包著雞、鴨、魚、蝦、蟹、牛、羊、豬、兔九種肉餡,在燒麥上端制成牡丹、荷花、玫瑰、芍藥、,玉蘭、月季、秋菊、杜鵑、梅花九種花瓣狀
故取名“百花燒麥”
柳林碗團,柳林碗團是山西柳林的傳統面食小吃,也被稱為“碗脫”或“碗禿”,“碗團”之名的來源是因為,用小碗蒸熟后晾涼可從碗中脫下,碗團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韌、醇香,夏季多為冷食,以蒜泥、辣椒、陳醋為主要調料,冬季則多炒食,配以豆芽或羊雜混炒
大同羊雜
大同羊雜在大同的傳統美食中可謂最為古老,大同地處塞外,在歷史上一直處于半游牧民族地區,也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之地,也為羊雜的產生提供了條件,羊雜燴湯中加入山藥粉條,有葷有素、油而不膩、質醇味美,撈出鍋來熱氣騰騰,香氣襲人,吃進嘴里味道鮮美,具有明顯的驅寒、暖胃、舒身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