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國內小麥大幅下跌,至月末,小麥價格已經跌至去年2月份時的水平,產業鏈各方損失嚴重。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中華糧網等專家預測,4月上旬,主產區小麥行情可能還會慣性走低,不過下行空間已經極為有限,中旬后小麥價格或有所企穩,但短期內出現大幅回升難度較大。
下游消費不足“壓垮”小麥行情
(資料圖)
3月份,小麥價格繼續下滑,特別是到月底,企業掛牌收購價加速下調,據市場信息,月底主產區普麥價格已經跌至每噸2900元左右,和2月份相比下跌了約220元,和元月初相比累計下跌了約330元。優質強筋小麥也跌至每噸3020元,較年初下跌約340元。總體上看,市場供應量龐大,而下游消費支撐不足,“壓垮”了小麥的行情。
從供應方面看,臨儲小麥每周固定投放,盡管單次投放量僅14萬噸左右,但交易底價低,對小麥的現貨價格會造成較明顯的牽制。
3月份,臨儲小麥共投放5周,周均投放13.3萬噸,月環比基本持平;成交12.7萬噸,月環比略低0.3萬噸;成交率95.7%,月環比下降3.9個百分點;成交均價每噸2763.82元,較上月下跌105.95元。
臨儲小麥目前每周基本按照“10+4”的方式進行投放交易,即10萬噸托市小麥和4萬噸新疆臨儲小麥。盡管小麥價格大幅下跌,但由于托市小麥投放底價較低,且投放量相對較少,依舊能夠高比率成交,但也會拖累現貨市場行情。
由于價格持續下跌,市場心態發生變化,農戶、基層糧點和各類貿易商均在近段時期加大了銷售和出庫力度,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應壓力。
從消費方面看,制粉消費受宏觀形勢影響,持續保持低迷狀態,而可用作飼料原料的麩皮、次粉等又因生豬存欄下降而需求明顯減少,加之生豬企業本身還有庫存小麥,更降低了對外采購的積極性。
麥價下跌加劇企業困境
面粉和麩皮在3月份也雙雙下跌。據市場信息,目前主產區30粉主流出廠價格在每噸3320-3520元,月環比下跌40-100元;60粉出廠價格在每噸3160-3400元,月環比下跌約40-80元。面粉價格下調主要原因是終端消費不景氣,再加上當前階段屬于面粉消費淡季,下游貿易商采購動力較弱。
目前麩皮每噸出廠價格在1910-2040元區間,相比上月同期下跌約600元,同樣用作飼料原料的次粉價格也跌至每噸2500-2700元。
加工企業盡管可以通過下調小麥收購價來降低生產成本,但依舊難改經營困境。以華北地區某普通中型制粉企業為例,按照當前市場上面粉、麩皮及其他產品價格,理論測算,這個粉廠加工一噸面粉要虧損約100元。對于那些先進領先型企業及專用粉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不僅制粉企業的加工收益為負,其原糧存貨也面臨著減值。這就意味著,之前所收的原糧庫存不僅沒有降低綜合生產成本,反而成了經營“包袱”,企業陷入“用,還是不用”的兩難境地。
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研究預測部主任申洪源認為,4月份小麥市然還是籠罩在“空”氣之中,但繼續大跌的空間明顯收窄,建議企業在此期間冷靜面對,謹慎操作。
專家建議理性看待市場變化
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小麥市場經過2月、3月的價格下跌,已經釋放了部分“利空”,但對于4月份,乃至再后一段時期,依舊應該理性且謹慎。
首先,市場供應狀況在近一段時期內還是重要的“利空”因素。在儲備輪換方面,市場價格下跌導致輪換效率下降,為按期完成輪出任務而隨行就市下調輪出價格,或又會壓迫市場,產生進一步的“負反饋”;臨儲小麥會在4月份投放多久暫無定論,但只要是維持投放,就會壓制現貨行情;農戶、基層糧點和貿易商等手中余糧剩余依舊較高,根據各類可統計數據,粗略估算還有約2500萬噸小麥可供銷售。
其次,預計4月份的消費狀況不會比3月份更差。一方面,雖然當前小麥缺乏顯著的增量消費機會,但隨著宏觀形勢逐步企穩好轉,存量消費或有恢復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小麥價格跌至3000元之下的關口后,飼用機會將逐步顯現,從目前看,和華北地區玉米間價差已經收窄至120元之內,已經有頭部飼養企業開始掛牌進行收購。
第三,偏悲觀的市場預期在短時間內還占主流。外部看,如黑海外運協議延長、美聯儲激進加息讓美歐銀行相繼“暴雷”、一些小麥主產國豐收預期等多重因素讓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小麥價格承壓運行;內部看,當前冬小麥長勢良好墑情適宜、宏觀運行形勢保持穩健,“哈爾濱市支持俄糧回運項目”啟動實施等,都給予了市場“寬松”的預期。
基于上述,有關專家建議產業各方冷靜面對,理性操作。對于手中還有存糧的農戶,建議存糧“應出盡出”,畢竟后期隨著氣溫快速回升,雨水增多,糧食保管難度加大,受潮變質的風險提升,繼續留存的意義不大。對于基層糧點、中小貿易商,可以利用購銷靈活、扎根“一線”的優勢,通過先鎖定上家,再尋找下家的方式開展“短平快”式的貿易。去年通過第三方資金收購小麥的企業,如果存量還比較多,建議合理有序出糧,畢竟距離新麥上市還有不足2個月的時間,不建議再等待“可能出現,但比較渺茫”的市場機會,同時也可以考慮走訪銷區省份,利用區域間價差來減少損失。加工企業的關注重點應轉向下游的面粉、麩皮等產成品銷售和貿易渠道的拓展,同時加強庫存管理、維持現金流健康安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