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新社等多家外媒一則報道:巴西與中國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將以本幣進行貿易,引發強烈關注。
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對此提問。毛寧表示,中國和巴西今年初簽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巴西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建立有利于中國與巴西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促進雙邊的貿易投資便利化。
規避匯率風險 推動進出口促穩提質
【資料圖】
巴西貿易和投資促進局(ApexBrasi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預計這將降低成本,同時促進更大的雙邊貿易,并為投資提供便利。”
近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例行記者會上也表示,巴西是中國大豆、雞肉等第一大進口來源國,玉米等重要農產品也已實現對華出口并迅速增長。中國也是巴西重要的直接投資來源國,雙邊務實合作穩步推進,涉及制造業、能源、農業基礎設施等廣泛領域。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意味著中巴貿易雙方可直接使用人民幣或者雷亞爾支付結算,這將有助于降低雙方外貿企業的匯兌損失,起到了規避匯率風險的作用。尤其對于眾多中小型外貿企業而言,采用外匯衍生工具成本很高,而這種結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經營預期,有助于擴大外貿訂單和開拓海外市場。
常冉還表示,與巴西“直接使用本幣進行貿易”,有助于擴大我國貿易朋友圈,進一步推動“進出口促穩提質”。我國是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占巴西進口總額的五分之一以上。我國也是巴西最大的出口市場,占巴西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17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9%。今后采用本幣進行貿易結算,將會大幅降低貿易成本,為雙邊貿易提供便利。與貿易大國巴西進行本幣貿易結算可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不排除后續產生正向外溢效應。在規避美元匯率風險和貿易結算便利的驅動下,可能會有更多貿易伙伴傾向采取本幣交易,擴大貿易交易范圍。
人民幣國際化小步快走再破新局
這些年,人民幣國際化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
近日,央行發布2022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顯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量保持增長。2022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處理業務440.04萬筆,金額96.7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68%和21.48%。日均處理業務1.77萬筆,金額3883.38億元。
人民幣結算“朋友圈”越來越大。2022年5月,IMF將人民幣在SDR中的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就在近日,我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6.5萬噸交易達成。這些舉措都說明人民幣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3月3日在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面臨一些比較好的環境和機遇。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隨著人民幣清算行和本幣互換網絡的建立,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以及中資金融機構海外布局不斷完善,人民幣已經初步具備了國際化使用的網絡效應。”
“當下人民幣逐漸受到國際市場青睞,人民幣在國際間不斷地發揮并擴大其在計價、儲備、支付和融資等方面的作用,將有助于后續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此外,在綜合國力的支撐下,人民幣匯率穩定,避險屬性也會日益凸顯。”常冉說。
對此,一位上海的券商首席宏觀分析師也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小步快走再破新局,或將產生示范效應,不僅推動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經貿關系穩定發展,促進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對于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