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英國因通貨膨脹持續高企引發的生活危機,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看到緩解的跡象。從生活危機的內在機理來看,通脹只是誘因和觸發因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社會分配不公和經濟增長停滯不前。
(資料圖片)
多種生活危機頻繁出現
去年,生活危機在英國主要表現為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居民取暖等方面的能源支出大幅增加。在英國政府設置能源支出上限、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下跌后,英國這方面的危機已經緩解不小。
但這并不意味著英國生活危機的結束。今年2月份,生活危機換了一個新面目在英國重新出現,這次主要表現為蔬菜短缺和房租上漲。
從2月份開始,在倫敦的主要超市,包括Sainsbury、Tesco、Waitrose、ALDI等,全都陷入蔬菜短缺的窘境。在Sainsbury,原先呈放西紅柿、彩椒、黃瓜、白菜的貨架,由于長時間缺貨,貨架已經被超市管理員用硬紙板完全蓋住。“不只是我們缺貨,英國其他超市也缺貨。這種情況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Sainsbury的一位負責蔬菜上架的員工說。
進入3月份,原本完全短缺的蔬菜有了些許供應,但價格也上去一大截。去年底和今年初,在Sainsbury,單顆白菜的價格還是1英鎊,但現在已經漲價至1.35英鎊;單個彩椒的價格從此前的0.33英鎊上漲至0.50英鎊。由于供應緊張,包括Marks&Spencer等在內的超市對顧客的購買數量進行限制。
上漲的不只是菜價,還有房租。移民的增長和外國留學生的增加,共同推高了英國租房的市場需求。同時,由于抵押貸款利率的上漲,房東不得不提高租金以轉嫁成本。在這兩方面合力的推動下,英國的住房租金持續上漲。英國領先的房地產中介企業ZOOPLA日前發布報告指出,英國房產中介收到的租房咨詢是過去5年平均水平的兩倍,同時,可供出租的房屋數量比正常情況少了三分之一,導致的結果就是,今年2月份,英國的平均租金同比上漲11%,而同期的收入上漲僅為6.7%。ZOOPLA研究執行總監Richard Donnell指出,除非可供出租的房屋數量大幅增加或租房需求大幅疲軟,否則,英國房屋租金將繼續領先于收入而上漲。盡管未來一段時間,英國住房租金的上漲幅度可能會有所放緩。英國住宅出租代理人協會(ARLA)在其2023年2月的住房洞察報告中指出,租房市場仍然嚴重失衡,供不應求。自去年夏天的高峰以來,租金壓力略有緩解,但并沒有消失。
這和英國國家統計局的調查數據基本吻合。英國國家統計局3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2月份的房租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7%。這一漲幅是2016年1月以來英國租房指數的最大漲幅。2月份,倫敦地區的租房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6%。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這是2013年1月以來,倫敦地區房租最為強勁的增長。
生活危機引發社會危機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英國,與生活危機相伴隨的就是持續不斷的全國性大罷工。英國不斷上漲的物價,侵蝕了居民的收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滿意度,引發了居民的不滿。
2月份,包括鐵路、教師、醫護人員在內,有50萬人參加了大罷工。由于談判沒有取得成功,3月15日,英國首都倫敦的地鐵工人舉行新一輪24小時罷工。受罷工影響,倫敦地鐵服務全部停止,市民出行只能依靠地面公共交通,公共汽車服務比平時更加擁擠。4月份,已經有多家工會組織提出繼續實施罷工。
一位參與罷工的學校老師告訴記者,“由于工資收入不高,大量教師已經離開學校,目前英國公立學校教師緊張。同時由于通貨通脹,在過去幾年,英國的教師工資實際上下降了10%,這導致了現在的罷工行動。”
英國皇家護理學院(RCN)表示,由于物價上漲,英國目前護士工資實際處于下降狀態,希望通過罷工,能夠將護士目前的工資上漲幅度比通脹水平高5個百分點。
從內在機制上來看,通脹高企是英國頻繁爆發罷工的觸發因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社會分配的不公和經濟增長的停滯不前。
在此前幾輪的大罷工中,參與主體主要是英國的底層民眾,職業分布包括救護車司機、醫院護士、中小學教師、鐵路信號工、機場地面人員等,這些職位盡管維系著全社會的基本運轉,但普遍在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我們的工資在支付房租、支付能源賬單后,已經所剩無幾了。我們參與罷工,就是希望社會能夠聽到我們在為生存而罷工。”一位參與罷工的人員說。
但在另一方面,隨著英國股票、房產價格的上漲,英國高收入群體的財富出現了強勁的上漲。據英國媒體《衛報》報道,慈善機構“平等信托”的統計顯示,自2020年初疫情以來,過去三年英國億萬富豪的數量增加了20%,從2020年的147人增至最新的177人,這些富豪的財產中位數約為20億英鎊。這主要源于英國政府應對疫情的經濟刺激舉措,這些干預措施大幅推動了房產價值和股市上漲,讓富豪的財富增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英國經濟的停滯不前使得英國的階層更加固化。英國國家統計局3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英國經濟環比增長0.3%,但在截至1月份的三個月內,英國經濟環比增長為零。在截至去年12月底的三個月內,英國經濟增長環比也為零。
生活危機或引發政治危機
在英國的生活危機和社會危機的表象背后,英國現任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已經越發受到質疑,英國反對黨對蘇納克政府的批評日益嚴厲。針對IMF對英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下調,英國反對黨影子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指出,IMF的數據顯示英國經濟正處于艱難時刻,政府應該竭盡所能把英國經濟做強。Rachel Reeves同時把這一經濟爭論引向黨派之爭,指出這是“保守黨13年來的失敗”。
英國經濟增長為零,與英國脫歐關系密切,現任政府需要盡快采取措施,從脫歐影響中解放出來。同時,搖搖欲墜的公共服務也需要英國政府加大財政方面的投入,但這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增長為前提。英國央行最新的預測是,英國經濟明年或許有緩慢的增長。
英國大選將在明年底左右進行。最新的民調顯示,英國工黨目前的民間支持度大大領先于蘇納克執政的保守黨。有機構預計,英國政治或將陷入混亂。去年英國特拉斯政府因為減稅措施不當,觸發政府危機,特拉斯不得不在上任剛43天就宣布辭職,成為英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短的一屆政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