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準利好兌現、國內經濟修復分化且節奏偏慢、海外風險事件增多等因素影響,當前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下移,市場對債券等避險類資產的需求出現提升。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二季度債市表現將繼續驗證經濟修復的強度。鑒于基本面修復整體呈多線并行且方向不一的特征——即缺乏核心主線,則具體到債市布局方面,當前還是建議考慮相對保守的波段操作和短久期策略。
【資料圖】
市場情緒回暖?利率債緣何上漲?
究其原因,“2月以來,高頻數據顯示經濟改善的節奏偏緩和,3月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又將年度經濟增長目標設置在5%左右(總體較為穩健),這使得投資者對基本面修復的預期做出了一定修正。”一位機構交易員告訴記者,“復蘇沒有預期中強勁,疊加目前海外不確定性擾動較多——海外金融風險事件繼續發酵或致使外需拖累國內經濟預期,且風險事件本身也是對全球風險偏好的一種壓制,利于避險資產需求的升溫,這使得基本面對債市重新構成了支撐。”
來自南京銀行資金運營中心金融市場研究部的觀點亦指出,就中國高頻經濟活動指數來看,3月以來小幅下行至1.131%(與2019年相比),顯示經濟活躍度略有放緩。整體而言,經濟修復沒有預期中強勁,這也意味著債市收益率大幅上行的風險將有所降低。
不僅如此,短期內“穩貨幣、寬信用”趨勢的延續亦為市場表現帶來了正面影響。
“為了平抑資金面波動,近期不論是MLF超額續作,還是超預期降準(為金融體系進一步提供穩定的長錢),均指向央行意在維護資金面平穩的環境。”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固收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黃偉平稱,“短期內資金利率中樞大概率會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動。信貸資金、財政資金投放節奏以及市場加杠桿行為等可能階段性擾動資金面,但導致資金利率中樞系統性上行的風險有限,類似2月中下旬緊貨幣的擔憂可能已經消除。”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收盤,銀行間利率債市場收益率整體下行。舉例來看,SKY_3M回落1BP至2.07%;SKY_10Y行至2.85%附近。
針對“未來3個月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會達到什么水平”的問題,中金公司進行的最新債市調查顯示,判斷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未來3個月還會處于2.8%至3.0%區間的投資者占比達67%,持平于上期調查結果,且仍是最主流的選項;認為利率可能回落到2.8%以下的投資者占比為25%,高于選擇利率可能向上突破3.0%的投資者占比(8.3%)。簡而言之,對于利率債后續表現持樂觀態度的受訪機構依舊偏多,邊際上同樣更樂觀。
部分機構謹慎看后市
不過,在主流預期偏多的同時,仍有部分機構對后市表現釋出了相對審慎的看法。
有業內人士提醒,隨著市場的進一步走強,往后看,需要關注以下潛在風險點的演變,并及時重新評估債市的風險收益比。
其一,是配置盤的需求能否延續。1至2月,以農村金融機構為代表的銀行機構配債較為積極——一方面體現在利率債一級發行全場倍數處于高位;另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在二級市場上的債券凈買入呈現超季節性增長的現象,這是債市在春節后表現始終偏強的重要原因。
然而,3月以來,記者觀察到農商行開始在二級市場凈賣出部分國債和政金債(或為階段性止盈行為),后續中小行能否繼續給予債券投資更高的預算和權重值得商榷。
其二,金融監管力度的變化。監管趨嚴或致使資金面波動增大,屆時市場也將面臨較大的解杠桿壓力。
其三,是穩增長政策加碼的可能性。各機構應關注4月發布的2023年一季度經濟金融數據。當前,民間投資預期較弱,政府投資必須發揮好引導作用,這是應對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有力工具。而1至2月,社融信貸投放較為積極,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也表現較好,體現了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
部分機構判斷,后續若實體自發性投資改善速度偏慢,則不排除穩增長政策進一步加碼的可能性。對于債市來說,若基本面加速回暖,則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利率債必將有所承壓。
操作猶存分歧
綜上,回到利率債的投資布局層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投資者對利率點位的判斷較為樂觀,但短期內敢于進一步加久期的受訪機構占比提升并不明顯,多數投資者仍傾向于相對保守的波段操作和短久期策略。
“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各機構‘看多但不敢做多’的心態。”上述交易員直言,“該心態可能也與近期市場相對比較平淡、高頻數據亮點不足、經濟修復分化等因素息息相關。需指出,現階段各機構都在等待兩會后相對細化政策的進一步出臺,包括財政具體的發力方向、地產相關政策、產業政策等。”
中金公司的調查亦顯示,波段交易成了現階段各機構的首選策略,占比23%;其次為縮短久期、只吃票息,占比22%;選擇延長久期的投資者占比僅有10%;選擇只做相對價值交易、不賭方向的投資者占比為18%;表示通過轉債和股票等含股性產品增加彈性的投資者占比為13%;另外,即便降準利好落地,可投資者對加杠桿操作依舊較為保守,占比僅8%。
“2022年至今,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60%至2.85%之間波動,中樞為2.75%(中位數),我們預計2023年利率中樞將略高于2022年。”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表示,“基于2023年債市‘空間不大+波動頻繁’特征依舊明顯的判斷(不排除利率變盤風險),聚焦到操作層面,我們也認為,現階段久期策略和票息機會將有所下降。不僅如此,資金面后期大概率收斂,息差空間弱化,意味著杠桿策略的獲利空間也將減小,不確定性上升。”
多位受訪的一線交易員預計,二季度市場將繼續驗證經濟修復的強度,收益率或仍呈現區間震蕩走勢 ,建議交易盤在區間內波段操作;配置盤如有需求可適當介入,目前5年期國債的性價比相對較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