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3月27日電 A股全面注冊制下首批主板新股今日(3月27日)起陸續開啟申購。根據發行安排,首批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中有2只在周一開啟“打新”,周二、周三進行申購的主板注冊制新股各有4只,發行節奏較為密集。
【資料圖】
業內人士提示,注冊制下主板打新規則更新,在公司發行、上市、申購規則等方面均有變化。其中,滬市申購單位變為500股、發行市盈率突破“23倍天花板”、新股“躺賺”或成為歷史等都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變化。
破發現象要警惕
根據發行安排,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目前已經確認申購日的有10家:中重科技、登康口腔2只新股于3月27日申購;中電港、常青科技、中信金屬、海森藥業4只新股的申購日為3月28日;柏誠股份、江鹽集團、南礦集團、陜西能源4只新股的申購日為3月29日。
從發行公告來看,主板注冊制新股詢價和定價取消了23倍市盈率上限,將定價權交給市場。目前已披露發行價的主板注冊制新股發行市盈率均高于23倍市盈率,募資額也相比此前預計有所提高。
數據顯示,2022年有71只主板新股上市,上市首日無一破發,上市后平均收獲4個“一”字漲停板,平均單簽盈利1.23萬元。
財通證券表示,本次主板注冊制的實施,新股投資的風險變大了,很可能出現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現象。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打新的風險,要提高對新股的研究能力,建議優先關注基本面較強、定價及估值合理的優質新股。
申購單位、股票標識有變化
注冊制下主板打新規則更新,投資者需要注意哪些變化?記者注意到,多家券商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向投資者發布注冊制在主板落地后打新規則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并提醒投資者要注意打新的相關風險。
國盛證券提示,原先滬市的申購單位是1000股,隨著交易規則的變化變成500股,滬市主板申購的最低市值要求也變為5000元。需要注意,參與注冊制新股申購,仍需滿足T-2日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持倉市值在1萬元以上。
中信證券提示,根據交易所相關文件,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次日至第5個交易日,將在簡稱前加“C”標識。此外,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的簡稱前加標識“N”,與此前保持不變。
新股連板效應或消失
全面注冊制下,主板新股上市首日至第5個交易日,股價不設漲跌幅限制。業內人士分析,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的波動會更加劇烈,上市初期或將不再有多個連板現象出現。
“根據交易規則,核準制新股上市后每日漲跌幅均有限制,所以我們會看到連板、等著開板的情形。全面注冊制下,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將不設漲跌幅限制,第6個交易日起,日漲跌幅限制繼續保持10%不變。這也意味著,連板將不復存在。”中信證券表示,考慮到新股上市后股價波動較大,因此建議投資者在上市首日起,就及時關注股價變化,以免錯過操作時間。
資深市場人士桂浩明表示,全面注冊制能夠解決過去新股上市以后過度炒作的問題,即有望解決以往所謂“新股不敗”這種一、二級市場嚴重割裂的狀態。全面注冊制下,新股資源不再稀缺,炒殼炒差、炒重組等現象有望進一步逐漸減少,市場將在更加遵循市場化規律的前提下運行,這對于提高市場效率,加強市場約束機制,充分發揮投資者對于公司未來定價的科學性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