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3月如期加息25BP,這是自去年3月以來連續第九次加息。在市場經歷硅谷銀行破產風波發酵下,市場普遍聚焦下行風險持續暴露帶來的連鎖反應。
全球金融風險或迎來暴露期
(資料圖)
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23日美元兌歐元、英鎊、加元和瑞典克朗走高,美元兌日元和瑞士法郎走低,美元指數盤中一度跌至七周低點101.51。
“喜憂參半的銀行信息使美聯儲轉向鴿派”,保德信固定收益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兼全球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達利普·辛格(Daleep Singh)表示,美聯儲的最新政策決議符合市場預期,這可能是本輪周期最后一次加息。銀行業風險暴露疊加,無法為寬松政策帶來支持,促使市場轉向避險模式。
盡管鮑威爾強調“所有儲戶都是安全的”,但市場仍對此存疑。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國中型銀行的未投保儲戶占總數的40%以上。達利普·辛格認為,“如果沒有政府對中型銀行的未投保存戶的明確支持,銀行業仍要持續面對不斷加劇的壓力,對實體經濟造成沖擊的規模和持久性仍然非常不確定,這也導致股市普遍下跌,信貸息差走闊。”
施羅德投資股票評論員艾瑪·史蒂文森(Emma Stevenson)認為,硅谷銀行的客戶主要以科技初創企業為主,而其將大部分存款投資到美國國庫債券及其他主權債券之上。隨著美聯儲大幅加息,這類證券的價值便下跌。與此同時,加息也收緊了初創企業的融資環境,繼而令這些企業開始從硅谷銀行提取存款,企業生存環境進一步承壓。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預計,全球金融風險將迎來暴露期。一方面,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全球主要央行持續大幅激進的緊縮,推動融資成本抬升、“便宜錢”消失,或導致部分金融機構面臨資產減值和負債成本攀升雙重沖擊,金融體系風險或加快暴露;另一方面,海外資本市場仍面臨估值下調、盈利惡化、風險偏好回落等三方面的壓力,高波動或將延續。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當前銀行流動性依然緊張,美聯儲加息走向尾聲已是必然,未來更需要關注的是降息如何落地。此外,美聯儲政策利率仍在4.5%以上,這意味著美國當前經濟金融體系脆弱性仍高,因此市場需要關注三大脆弱性,即含非銀機構在內的杠桿壓力、商業地產-CMBS-資管機構的傳導鏈條、中小企業盈利和償債壓力。
人民幣匯率有望掀起補漲行情
應對市場下行風向,提振銀行業信心,目前顯得尤為重要。
施羅德投資歐洲銀行分析師賈斯汀·比塞克(Justin Bisseker)說,“銀行業是一場信心游戲。倘若每個存款客戶均從銀行提取存款,世界上并沒有任何一間銀行能夠生存。所以,良好的監管及財務穩健至關重要。”
施羅德投資全球信貸投資總監喬納森·哈里斯(Jonathan Harris)也表示:“銀行業現在所面臨的情況與2008年金融危機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嚴重程度也較低。盡管市場信心有所動搖,但是相關政府致力解決銀行系統中的弱點,有助于恢復市場信心。”
研判未來,達利普·辛格認為,從邏輯上講,市場走勢將由數據和具體事件驅動。如果經濟增長和通脹數據處于高位并保持強勢,風險市場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美聯儲欲以寬松政策環境對抗銀行業壓力的空間將較為有限。相比之下,隨著未來信貸環境逐步收緊,經濟增長和通脹有望降溫,仍可對借助結束加息為穩定銀行業贏得時間,抱有希望。
在人民幣匯率方面,3月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較為穩定。隨著美聯儲暗示加息周期接近尾聲,中美貨幣政策分化趨勢隨之結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表現強勁,有望掀起補漲行情。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報告顯示,隨著美元指數大概率將延續近期的疲弱走勢,人民幣匯率即將重現升值。若4月人民幣回歸升值通道,人民幣計價資產吸引力將再次顯現,國內股債市場亦將迎來外資這類增量資金。
在資產展望方面,王涵表示,雖然FOMC會后市場解讀為鴿派,但關于降息的博弈可能會使得美債利率短期“下不去”,而金融風險及企業盈利壓力意味著對美股也需維持謹慎。無論美國是否能拉著歐洲協同寬松,今年美元相對于新興市場貨幣都將面臨下行壓力。倘若美歐能協同,則貨幣超發將繼續支撐黃金等硬通貨價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