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175.HK)21日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吉利表現出較強發展韌勁,多項指標創歷史最高水平,各項財務和經營數據表現穩健。在新能源、智能化、國際化、高端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今年開年,新能源車降價搶份額,燃油車降價求生存,面對激烈的“價格戰”,吉利管理層在業績發布會上直言,吉利汽車選擇保持戰略定力,以體系化能力形成競爭力,以價值戰、質量戰、技術戰應對,跑贏“淘汰賽”和“耐力賽”。
2022年收益利潤雙增長 經營亮點不斷涌現
(資料圖)
財報顯示,吉利汽車2022年核心財務指標改善,收益利潤雙增長。其中,營收顯著增加45.6%,至1480億元,創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8.5%,至52.6億元;平均單車毛利上漲11.1%,至1.75萬元;平均單臺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9.6%,至10.3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收入更加多元,技術授權已成穩定增長點,全年技術授權收入實現16.57億元,增速達29.9%;財務狀況強健,總現金水平同比上升20.4%至337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同比上升4%至160億元;合營公司吉致金融凈利潤增長15.3%。
吉利汽車經營還有幾方面亮點值得關注:
——新能源轉型全面提速。2022年新能源產品(含吉利、幾何、領克、極氪、睿藍)銷量32.87萬輛,同比增長超300%,單月新能源滲透率多次突破30%。其中,高端智能品牌極氪全年交付71941臺,超額完成目標。
——品牌價值持續向上。2022年吉利汽車單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其中,領克品牌成為最快突破80萬輛的中國高端汽車品牌;極氪品牌平均訂單金額超33.6萬元,在30萬元以上中國品牌純電車型銷量中名列前茅。
——海外銷量強勢增長,國際版圖不斷擴展。吉利汽車集團全年出口銷量19.82萬輛,同比勁增72.4%,遠高于行業56.7%的增長水平。位居行業第四,較上年提升一位。其中寶騰市場占有率維持馬來西亞行業第二,領克出口交付增幅300%,且成功進入歐洲發達國家市場。吉利還入股雷諾韓國汽車,實現首次技術輸出到汽車工業發達國家。
——子公司子品牌紛紛推動資本戰略。極氪、極星、路特斯等相關品牌獨立資本運作,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影響力提升,同時增強吉利控股抗風險韌性及后續發展動能。
保持定力:以成本優勢和“價值戰”應對“價格戰”
近期,從新能源汽車到燃油車,整個汽車市場掀起一場激烈的價格競爭,數十個品牌卷入其中降價保量,如何應對“價格戰”?吉利表示,要保持定力,靠產品技術、質量、服務以及體系化能力形成競爭力。
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吉利汽車控股執行董事、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說:“實際上,去年12月底降價已經在市場上體現,今年1月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車降價,3月份燃油車參與進來,短短半個月時間,車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汽車行業已經到了洗牌階段,淘汰賽已經開始,這時候要看企業的綜合實力。”
“最近的汽車價格調整給整個市場帶來影響,吉利強調,企業競爭就是產品競爭,產品競爭就是成本競爭。吉利要通過自身技術、能力,達到最大資源協同,更多降低成本,更快提升研發效率,以此獲得成本優勢。”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說。
淦家閱表示,吉利成本管控體系很強,70%-80%供應鏈在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江浙區域,同時公司的核心產品實現自制,如動力總成、電機、電控等,具備較強競爭力。“吉利將通過成本管控建立產品價格優勢,建立產品價值感。吉利將保持戰略定力,不打價格戰。在產品價格有優勢的基礎上,打價值戰、打質量戰、打技術戰、打售后服務戰。”
以極氪為例,安聰慧透露,極氪既沒有降價也沒有保價,而是選擇推出增加用戶權益。這一措施讓訂單有了急劇提升,吸引了持幣觀望的用戶及早下定。“我可以肯定的說,在同一時期或同一銷量情況下,極氪的毛利水平一定好于其他品牌。”
吉利汽車控股CEO桂生悅坦言,汽車制造有自身規律,過去這些年新舊勢力交織,每個品牌都有一個相對快的發展期。如今,到了洗牌的時候,任何一家企業沒有現金流、賺不到錢都難以生存下去。
“中國汽車從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存量市場的特點就是火拼。銷量越落后的品牌越有危機感,為獲取短暫生存,進行劇烈的價格下調。不斷降價勢必造成研發投入減少、制造投入減少,讓產品質量、體驗感大幅度下降,遭到消費者拋棄。”桂生悅說。
全面向“新”:三大品牌各司其職 戰略更清晰
在這次業績發布會上,吉利管理層非常坦誠,直言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并表示隨著新能源戰略更清晰,各系列新能源產品進一步落地,吉利汽車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桂生悅坦言,盡管去年吉利汽車的國內汽車銷量在比亞迪和一汽大眾之后位居第三,新能源汽車占比從6%上升至近23%,極氪汽車過去一年取得靚麗成績,但現實是吉利已經丟掉了民族品牌第一的寶座,在新能源的發展道路上,被同行拉開距離。股價從最高時的36元降至9.5元左右,說明吉利表現不盡如人意,核心原因是市場對向新能源轉換的速度和產品布局不太滿意。
“經過反思和調整,隨著極氪產品、吉利銀河系列發布,吉利全面向‘新’的布局已經非常明確和扎實。”桂生悅說。
安聰慧介紹,吉利汽車(0175.HK)主力是乘用車,品牌一是吉利,二是領克,三是極氪。這三個新能源品牌滿足不同細分市場:極氪立足豪華電動車市場,價格主打30萬元以上;領克立足中高端電動車市場,價格區間段主打20萬元到30萬元;吉利立足大眾化電動車市場,價格主打在20萬元以內。
其中,極氪將在今年四季度進入歐洲發達國家市場,目前已在最后的產品驗證和公告階段。到2024年,極氪將會有進入美國市場的產品。
三大品牌有差異也有協同。在基礎技術研究、基礎架構開發和應用、供應鏈和制造方面會有協同,以充分發揮規模化效應和體系化優勢,全方位提高產品服務體系的盈利性,提升各品牌競爭力。
桂生悅表示,吉利汽車還與諸多品牌有合作,如吉利控股旗下沃爾沃、路特斯、極星,與戴姆勒合作的Smart,與百度合作的集度。這樣的戰略布局,最終將體現在共用平臺基礎上,達到真正規模化效益,競爭成本的優勢。
“對吉利來說,多品牌不是壓力,而是優勢所在。”安聰慧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