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得了群體性癔癥?
在群體中,有一人出現癔癥癥狀后(該癥狀不固定,可表現為任何形式),引起群體內其他人的焦慮、緊張、恐懼,繼而會歷時短暫地出現類似癥狀,甚至癥狀的性質、出現的順序、嚴重程度完全一致。與癥狀相反的是,所有實驗室檢查均未檢查出陽性指標。
癔癥癥狀的常見表現如下:
癔癥性遺忘:突然出現記憶喪失,遺忘可以是部分性,也可以是選擇性的,一般圍繞令患者感覺痛苦的事件。
癔癥性漫游:在覺醒狀態下,突然離開住所或工作單位,無目的、無計劃的漫游。
癔癥性身份識別障礙:存在兩種或多種完全不同的身份狀態。
癔癥性木僵:精神創傷后出現,可表現為相當長時間的維持固定姿勢,沒有言語和隨意動作,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
癔癥性情感爆發:遭遇強烈精神刺激后出現哭喊吵鬧、捶胸頓足,甚至歇斯底里發作的表現。
癔癥性假性癡呆:精神刺激后出現類似于智能障礙的表現,或者退化為孩子一樣。
癔癥性感覺或運動障礙:出現肢體的抽搐、癱瘓、無法直立行走、失聲、感覺減退、感覺過敏、看不見東西、聽不見聲音等表現。
癔癥的發病機制
癔癥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較有影響的觀點大致可歸納為兩種。第一種觀點認為癔癥是一種原始的應激現象。所謂原始反應即人類在危機狀態下所表現出的各種本能反應。包括:①興奮性反應如狂奔、亂叫、情感暴發等精神運動性興奮狀態;②抑制性反應如昏睡、木僵、癱瘓、聾、啞、盲等;③退化反應如幼稚行為、童樣癡呆等。
第二種觀點認為癔癥是一種有目的的反應。臨床實踐發現癔癥常常發端于困境之中或危難之時,而且癔癥的發作往往能導致脫離這種環境或免除某些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