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歐基金、國金基金、匯添富基金、西部利得基金等多家公募機構集中發行中證1000指數增強基金產品。此外,在已成立的中證1000指增產品中,截至3月17日,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等多只產品今年以來的回報率較為突出。
業內人士表示,小盤風格的投資機會在于個股的高彈性和賠率優勢,在經濟復蘇階段,小盤股的業績增速彈性更占優勢。目前,小盤、大盤指數的估值差處于歷史低位,小盤股的賠率優勢仍在。
中證1000指增基金發行火熱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今年以來,申萬菱信基金、中歐基金、中金基金、博時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國金基金、匯添富基金、西部利得基金、長信基金等多家公募機構集中發行中證1000指增基金產品。
其中,申萬菱信中證1000指數增強、中歐中證1000指數增強、中金中證1000指數增強發起3只基金均已募集結束并成立。公告顯示,3只基金的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分別為14602戶、17008戶、3768戶,募集期間認購金額分別約為11.19億元、12.27億元、2.03億元。
此外,根據公告,國金中證1000指數增強的原定募集期為3月9日至3月22日,募集規模上限為20億元。為充分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根據該基金銷售情況及有關規定,國金基金決定將該基金的募集截止日提前至3月17日。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為公司量化投資事業部副總經理馬芳,其代表作國金量化多因子2022年四季度末的基金規模約為21.98億元。截至3月17日,該基金A類份額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9.39%。
正處于發行期以及即將發行的中證1000指增產品中,工銀中證1000指數增強、長信中證1000指數增強、西部利得中證1000指數增強分別設置了10億元、20億元、50億元的募集規模上限。
從上述指增產品的擬任基金經理來看,多家基金公司都派出了量化投資的實力干將。例如,博時中證1000指數增強的擬任基金經理為公司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副總監桂征輝,長信中證1000指數增強的擬任基金經理為公司量化投資部總監左金保,西部利得中證1000指數增強的擬任基金經理為公司公募量化投資部總經理、投資總監盛豐衍。
小盤指數產品表現突出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公募基金市場已成立了20只中證1000指增產品,基金規模合計約158.11億元。其中,最早成立的基金產品為創金合信中證1000增強,該基金成立于2016年12月;從規模來看,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此類基金中規模最大的產品為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基金規模為41.68億元。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中小盤風格在寬基指數中相對占優,特別是以中證1000為代表的小盤指數漲幅突出。截至3月20日,中證1000指數今年以來漲幅為7%。部分中證1000指增產品今年以來同樣漲勢顯著。截至3月17日,中證1000指數增強基金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5.87%。
具體來看,截至3月17日,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A、國泰君安中證1000指數增強A、景順長城中證1000指數增強A、建信中證1000指數增強A、招商中證1000指數增強A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均超過8.5%,其中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A達到了9.46%。
部分跟蹤中證1000指數的ETF同樣表現突出。截至3月17日,華泰柏瑞中證1000ETF、華夏中證1000ETF、南方中證1000ETF、富國中證1000ETF、匯添富中證1000ETF、易方達中證1000ETF、廣發中證1000ETF今年以來的總回報率也都超過了7%。
中小盤風格占優有望延續
面對市場風格的分化,國盛策略團隊負責人張峻曉分析認為,根本驅動因素在于基本面的差異。“一是業績周期,業績上行期確認后,小盤股憑借業績彈性能夠推動股價有更好的表現;二是經濟增長結構,小盤股對應的市值分布可能更偏向于新興科技產業,尤其是經濟調結構的時期,小盤股的超額收益可能會相對突出;三是流動性,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超額流動性不錯,這對于小盤股的超額收益也有一定幫助。”張峻曉表示。
國泰基金認為,得益于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然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高度,相關紅利政策頻出,助力優質標的發展。另外,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在中金所正式掛牌交易,對于小盤風格投資風險管理工具形成了補充,有助于吸引多元資金參與小盤股投資。
展望2023年,招商證券定量團隊預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大概率會一同發力,支撐國內經濟的發展,中小盤相對大盤風格依然可能有超額收益。并且,由于暫時沒有理由影響流動性出現過度收緊,小盤股的優勢或在更長時間維度上存在。
該團隊認為,在復蘇周期,小盤股的業績增速彈性更占優勢。在通脹數據回落的背景下,小盤成長板塊的業績彈性更值得期待。另外,從大小盤的相對估值來看,小盤股的賠率優勢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