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財經北京3月20日電 在瑞銀宣布收購瑞信方案出臺之際,此次風波引發的沖擊意外沖向債券市場。面值約160億瑞郎(約合172億美元)的瑞信Additional Tier 1(AT1)債券被完全減記。這一事件發生在金融市場對風險極度敏感的當下,令規模達到2750億美元的AT1債券市場如臨大敵。周一(3月20日)交易時段,多家亞洲銀行股出現大跌,多家知名銀行發行的AT1債券也遭到拋售。
投資者對此次減記事件感到意外,原因在于債券的優先權通常高于股票。然而,按照已公布的收購方案,瑞信的股東能以每22.48股換1股瑞銀股票,但是作為瑞信AT1債券的投資人卻將血本無歸。
據悉,AT1債券屬于在次貸危機后,《巴塞爾協議Ⅲ》允許銀行發行的用于補充資本的“應急換股債”(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簡稱CoCo債),表面上以債券的形式構成,但實際上是一種準股權投資。AT1債券風險較高,同時收益率也要高于安全系數更高的債券。在瑞信AT1債券的條款中約定,如果出現“緊急”(Contingency)或“持續經營事件”(Viability)時,票據的全額本金可能會被強制且永久減計,而在出現上述事件時,這些債券也不得轉換為股票。
本次發生減計,應該是瑞信已觸發上述條款。據中信證券分析,瑞信的AT1債券條款規定,在銀行無法繼續經營或需要監管機構出手救助時,包含此條款的債券就要被減計,以確保納稅人不會優先于投資者承擔損失。
事實上,此前隨著對瑞信資本金和流動性狀況的擔憂蔓延,已有分析師關注到瑞信AT1債券的減記風險。
3月15日的一份分析師報告稱,AT1債券持有人面臨多重風險,包括本金可能被減記,如果瑞信資本金低于預定水平,他們也將蒙受損失。假如瑞信需要政府救助也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發生。投資者面臨的風險是, 瑞信或不能在第一時間贖回AT1債券,因為在公開市場進行再融資意味著該行的利息負擔將大大增加。 “從現階段看,未來幾個月發行新的替代債券似乎是不可能的。”
經紀商數據顯示, 3月15日的瑞信1年期AT1債券交易價格低于面值的80%,已經處于通常的不良債價格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