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示范園的規劃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1.因地制宜,綜合規劃設計
生態園規劃要充分考慮原有的農業生產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交通、水電、住宿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建設賭場和度假村。
2.培育優質產品,打造主題形象
基于觀光農業生態園缺乏拳頭產品、難以進行深度研究開發的現狀,生態園規劃應以生態農業管理模式可以作為園區農業經濟生產的總體戰略布局模式,培育學生具有生命力的生態文化旅游觀光農業精品。此外,要充分發揮生態園區現有生產優勢,采用有機農業種植模式生產無公害蔬菜,體現農業高新技術應用前景,形成產品特色,打造“綠色、安全、生態”的主題形象。
3.兼顧利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生態公園的規劃進行設計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學生思想,采用生態學原理、環境信息技術、生物科學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工作機制,使整個公園在循環形成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科學規劃生態公園主要通過生態農業設計實現其生態效益。運用現代有機農業種植模式和高科技生產技術實現生態公園的經濟效益;通過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實現其社會效益。經濟發展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企業效益相統一,建立可持續的觀光旅游農業生態園。
當然生態農業示范園項目時至今日也依舊面臨著一些問題,而隨著這些問題的出現,也對這個項目的開展產生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
生態農業示范園項目面臨著哪些問題?
1.缺乏科學的規劃和管理
觀光農業生態園的主要目標是開展生態示范,進一步拓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的功能。但是,一些生態公園的設計一個沒有結合其主要目標企業進行社會科學合理規劃和設計,以充分挖掘現代主義生態公園豐富的資源管理內涵,導致系統功能分區不明確,旅游線路設計不合理,產品市場結構單一,無法從多個角度利用網絡資源。
2.旅游形象的模糊定位
發展生態公園以觀光農業為核心,需要整體定位和科學思維,需要加大旅游基礎設施投入,讓農業和旅游業發展齊頭并進、優勢互補。一些觀光農業生態公園只是憑借溫暖的氣候和特殊的習俗偏離了生態農業的旅游主題,建造別墅和娛樂場所,開發大型度假村。
3.生態示范不強
觀光旅游農業發展生態園是布局和園內進行農業的產物,以生態環境農業為農業農村觀光的基礎,體現了“整體、循環,協調、再生”的原則和“生態經濟文化”的內涵。有些生態公園只是打著觀光農業的幌子發展起來的,單純追求利潤,而不是采用生態農業的模式來設計和生產。
4.無法起到教育作用
生態文化旅游發展不僅是一種自然觀光旅游,也是一種注重環境保護自然的高層次旅游和教育教學活動。大多數生態園沒有設立專門的科普教育研究中心和環保技術教育進行宣傳基地,無法為當地高校學生提供課外實踐教學基地和小學環保意識教育基地。此外,導游人員素質低下,生態園區難以發揮相應的教育功能,現代農業技術在周邊地區的推廣示范力度不強,不能為我國農業和科普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由此來看,生態農業示范園項目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不過這個項目在我來看還是非常好的。尤其是一些生態園會有的帶領孩子一起磨豆漿,摘蔬菜,給植物澆水等活動都可以讓孩子很好的體驗到農業科普作用。所以我個人非常希望這個項目可以更好的繼續普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