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3月20日電 近日,廈門銀行發布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申報稿),擬募集不超過50億元,該申請已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
(資料圖片)
2020年上市以來,該行已通過發行永續債及二級資本債多次補充資本金,但截至2022年9月末,該行的各項資本充足率指標較上年末均有下降。
擬發行50億元可轉債 資本充足率下降明顯
公告顯示,廈門銀行此次擬發行50億元可轉債,發行期限為發行之日起六年,轉股期自可轉債發行結束六個月后開始至可轉債到期。
早在2022年5月,此次可轉債預案便通過了董事會審議,同年8月,該預案獲廈門銀保監局核準。此次發行可轉債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支持該行未來各項業務發展,在可轉債持有人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于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廈門銀行在可轉債募集說明書中表示,除了要滿足資本充足率的最低監管要求,該行還應在此基礎上持有一定的資本儲備作為資本緩沖。2021年-2023年,廈門銀行設定的資本充足率最低目標為: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一級資本充足率不低于9%,資本充足率不低于11%。
截至2022年9月末,廈門銀行的各項資本充足率指標均滿足監管要求及該行設定的最低目標,但與2021年末相比,該行的各項資本充足率均有明顯下降。
圖1:廈門銀行各項資本充足率情況
截至2022年9月末,廈門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4.11%,較上年末下降2.29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86%,較上年末下降0.91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72%,較上年末下降0.75個百分點。
上市以來多次補充資本金
廈門銀行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為廈門市商業銀行,2009年正式更名為廈門銀行。截至2022年末,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廈門銀行第一大股東,持有該行18.27%的股份。2018年廈門銀行引入的外資戰略投資者富邦銀行(香港),目前為第二大股東,持有該行18.03%的股份。
2020年10月,廈門銀行登陸上交所,IPO募集資金17.7億元全部用于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除此之外,近兩年該行持續通過外源融資補充資本金。
圖2:廈門銀行上市以來資本金補充情況
2020年10月及2021年3月,該行先后兩次發行永續債,用于補充其他核心一級資本,發行規模分別為10億元及15億元。
2021年10月,廈門銀行發行了10年期固定利率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為20億元,票面利率4.20%,募集資金用于補充二級資本。次月,該行再次發行了10年期固定利率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25億元,票面利率3.94%,用于補充二級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中國銀保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差異化資本監管的基礎上,對風險加權資產計量規則進行了調整修訂。其中,二級資本債的風險權重由100%上調至150%。
目前,二級資本債仍是銀行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渠道之一,隨著二級資本債風險權重的提升,未來銀行或將減少二級資本債的發行,通過其他渠道補充資本金。
2022年營收凈利潤增長超10%
該行1月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度,廈門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8.79億元,同比增長10.60%;實現歸母凈利潤25.04億元,同比增長15.44%。
圖3:廈門銀行總營收及歸母凈利潤
截至2022年末,廈門銀行的總資產達3712.55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17.6億元,增幅為12.67%;其中貸款總額為2003.74億元,同比增長14.47%。從歷史數據來看,該行的總資產規模增長較快,由2019年末的2468.68億元增至2022年末的超3700億元,總資產規模整體增長超50%。廈門銀行在可轉債申報稿中也表示,資產和業務規模的穩定發展需要有充足的資本作為支撐。
資產質量方面,該行的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截至2022年末,不良貸款率為0.86%,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387.96%,較上年末增加17.32個百分點。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