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財經分析】2023年初美債價值顯現 海外資金配置風向有所轉變

2022-03-16 10:10:12 來源:新華財經

2023年初的美債吸引力回升,部分海外央行配置風向有所轉變。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三(15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2023年1月,海外投資者(以下簡稱“外資”)持有美國國債(以下簡稱“美債”)總規模環比增加838億美元,至74025億美元,連續三個月回升,但仍較2021年同期減少2534億美元。

報告顯示,美債前兩大“債主”在2023年1月的持倉操作背離,其中,日本所持美債規模增加281億美元至11044億美元;中國大陸則連續第6個月拋售美債,倉位降低77億美元至8594億美元,連續10個月在萬億以下。


(資料圖片)

市場觀點稱,作為全球投資者普遍配置的常規資產,美債吸引力受到多方因素影響。由于美國與歐洲、亞太地區的貨幣政策進程與方向有所偏差,全球官方投資者對于美元資產的取舍選擇也不盡相同。當月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此前“搶跑”美聯儲的加拿大央行在利率決議聲明中表態將暫停加息,該國資金明顯流向美債市場。

2023年初,在連續幾次的激進加息之后,美聯儲釋放政策緩和言論,疊加經濟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仍承壓,全球投資者紛紛預期美債已具備配置價值,包括與美聯儲政策背離的日本央行在內的全球機構,開展了對美債的新一輪押注和定價。1月10年期美債收益率累計走低近40BPs,也印證了海外“債主”的主流加倉行為。

中日操作方向背離 加拿大一舉躋身持倉前八位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持有美債的38個國家和地區中有21個在2023年1月份增持美債,占比55.26%,海外投資者累計增倉幅度為838億美元,但總規模仍處于2022年以來偏低位置。截至2023年1月末,外資持有美債倉位回升至74025億美元,其中,有50.17%為各國/地區官方持有,而在官方持倉配比方面,中長期美債占比93.28%。

值得注意的是,當月在公布最新持倉數據的同時,美國財政部還對此前2022年12月的數據進行了部分修正,從總量上看,全部海外投資者12月持倉規模由73146億美元修正為73187億美元。

據新華財經統計,與2022年1月相比,外資累計凈減持美債2534億美元,這段時間內,海外投資者在2022年2月、6至8月和11至12月,以及2023年1月選擇增持美債,其他月份則有不同程度的減持。其中,2022年4月減持額為1583億美元,9月減持規模更達到2121億美元。

具體來看,前十大美國海外“債主”中,2023年1月,中國大陸、比利時、盧森堡和愛爾蘭選擇減持,其中比利時減持幅度最大,達到232億美元,盡數回吐前一個月的增持規模。

反觀當月的增持陣營,日本、英國、瑞士、開曼群島、加拿大和中國臺灣等6個國家/地區在列,這六大“債主”累計增持總規模達到1123億美元。其中,加拿大、日本和瑞士當月的增倉幅度分居前三位,整體變化幅度較大,分別為390億美元、281億美元和208億美元,尤其是加拿大一舉躋身前八位。

此外,英國連續第三個月增倉美債,2023年1月凈買入138億美元,此前在2022年10月,該國曾大幅拋售248億美元美債。對于英國的行為轉變,回顧2022年年末的英國央行舉措和英債市場不難得出解釋:英國央行再次走向緊縮路徑,英債市場迎來一波寬幅震蕩,海外投資者將資金轉投至美債。

再來看美債前兩大“債主”的表現,中國大陸2023年1月減持77億美元美債,連續6個月減倉,本次減持幅度較前一個月的規模有所擴大,2022年以來已經累計減持1809億美元。中國大陸的最新美債倉位是8594億美元,續刷2010年6月以來新低,并連續10個月持倉低于1萬億美元。

另據新華財經統計,中國大陸持有美債規模的歷史最高點為2013年11月,當時達到了1.32萬億美元。相較于2013年的峰值,截至2023年1月末,中國大陸已經累計減持約4606億美元美債。

同時,作為美債第一大持有國,日本2023年1月凈增持281億美元美債,在前一個月短暫下降后,倉位又明顯回升,目前報11044億美元。因日、美兩國貨幣政策大相徑庭,日本投資者在2022年以來的多數時間選擇拋售美債資產。不過2023年初,全球不少投資者押注美債已基本筑底,選擇抄底該資產,日本官方投資者也不例外。

當月數據表現與日本國內統計數據也趨于一致。據日本財務省國際證券交易月度報告,2023年1月,日本投資者增持海外中長期債券11180億日元,增持短期債券4391億日元;海外投資者則減持日本中長期債券42405億元,減持短期債券28986億日元。

此前,三菱日聯金融集團表示,美聯儲還幾乎沒有顯示出從其加息立場上明確退縮的跡象,這將給日本央行捍衛日元和堅持其日債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帶來更大的壓力。

全球投資者押注美聯儲政策緩和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回退至3.5%附近

由于TIC報告存在時滯性,最新的美債持倉數據對應的是2023年1月份的市場變化。行情數據顯示,1月美債長短端收益率均下行,收益率倒掛程度繼續加深。短端1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12月底的4.73%下行至1月底的4.68%,下行5BPs;長端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12月底的3.88%下行至1月底的3.52%,下行36BPs。

2022年年末,全球投資者認為美債收益率基本筑頂,10年期品種已接近利率目標區間,或打開配置窗口期,受此情緒影響,海外買家紛紛進入美債市場,也進一步推動了當月收益率走低。

按階段來看,1月上旬,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下探至3.43%附近,跌幅超40BPs。當時最近一次的加息是在2022年12月中旬,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2022年美聯儲共加息七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升至4.25-4.5%。

1月下旬,美國1月Markit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跌至榮枯線以下,顯示經濟內生增長動能繼續走弱,10年期美債收益率由此繼續小幅下行。而月末公布的美國四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初值高于預期,緩解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10年期美債收益率由此回升至3.52%左右。

市場觀點稱,由于收緊政策的全部效果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因此美聯儲傾向于循序漸進地采取行動,逐步調整政策,同時仔細觀察經濟數據以尋找其效果的跡象,美債市場壓力暫緩。

從市場走勢方面來講,保德信固定收益聯席首席投資官Gregory Peters對新華財經指出:“無論利率峰值是多少——我們認為加息應該已經快接近尾聲——全球利率水平可能被證明正處在未來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時間里的高位。考慮到目前的收益率較高,以及未來資本可能會隨著利率下降而升值,因此對長期投資者而言,可能是具有吸引力的買入良機。”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