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定增市場顯著升溫,無論是公布定增預案的上市公司數量,還是擬募資金額都遠超2022年同期,同時機構投資者展現出較高參與熱情。業內認為,定增市場升溫體現出上市公司及投資者對未來的積極態度,隨著定向增發制度不斷優化,政策的紅利仍將延續,預計2023年定增市場發行節奏及募資規模將同比上行。
3月14日,長盈精密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擬用于投資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零組件項目、智能可穿戴設備AR/VR零組件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長盈精密僅是最新案例之一。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今年已有115家上市公司發布定增預案,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之多,擬募資金額2024.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超八成。分行業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裝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居多。
(資料圖片)
從募資金額來看,今年大手筆定增募資頻現。今年以來,有49家公司擬定增募資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寒銳鈷業、浙商證券、豫園股份等10家公司擬定增募資金額均超過50億元,中國能建、萬科A、立訊精密的擬定增募資金額均超過百億元。
“機械設備、基礎化工等行業發展的收益有一定周期性,產品的研發投入也相對較大,因此更需要流動資金來支持企業發展,實施定增有助于進一步整合相關產業鏈,提升企業實力。”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說。
勝恒投資認為,新技術、新產業的快速發展將帶來持續的新融資需求,隨著政策持續推出支持資本市場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高端制造為主的“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發展會帶來新的融資需求。此外,涉房上市公司定增并購重啟,將會帶來新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輪上市公司定增中,公私募基金表現出較高參與熱情。比如,2月11日,聯贏激光發布的定增公告顯示,26家投資者參與申購報價,最終確定的12家發行對象中包含泉果基金、財通基金、諾德基金、國泰基金、寶盈基金等多家公私募基金機構。
公募產品參與定增的收益也不俗。中金公司統計顯示,近半年以來,“華夏磐潤兩年定開A基金”獲配定增股份成本總額占基金資產比例最高,達90.54%,加權平均收益率達14.41%;參與定增項目數量較多的產品中,“財通穩進回報6個月持有A”參與項目的加權平均收益率最高,達20.62%。
在陳靂看來,機構熱衷定增,一方面是由于機構對市場未來整體行情比較看好;另一方面,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下,定增折扣條件和融資籌集能力的改善增加了機構參與定增的積極性。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發布了修改后的《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下稱“再融資新規”)。此次修改放寬了上市公司定增中認購者限售期、定向發行對象人數、最高發行折價、定價基準日認定等條件,被機構普遍認為是定增市場的重大利好。
勝恒投資認為,再融資新規對市場機構投資者參與定增產生積極影響,提供了更多的法律依據和規范,提高了市場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同時增加了定增市場的流動性和參與度,過去三年公募機構參與定增已逾千億元。2023年以來,公募機構參與定增熱度較高,在當前市場的估值水平下,定增的折價優勢更為明顯,政策的紅利仍將延續。
2023年2月17日,證監會發布實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其中,定向增發制度主要迎來三點變化:一是發行審核注冊程序優化,交易所負責審核定增申請;二是各板塊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程序趨于一致,分類審核機制和簡易程序將統一適用于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三是強化自律監管,加大追責力度。
中金公司量化團隊認為,這將加快定增審核流程,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效率,有助于企業穩步發展。同時,證監會和交易所將實行更嚴格的法律責任體系,將引導市場主體提高誠信意識,維護全面注冊制下資本市場的良好運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