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新華財經調查】通威股份領跌背后:硅料價格持續回調 大舉押注光伏組件

2022-03-14 22:22:09 來源:新華財經

近日,通威股份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受累于36.18億元的固定資產減值計提和報廢,2022年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大跌63.49%-42.46%。

多晶硅料價格近期也已經出現回調跡象。相關機構數據顯示致密料價格由去年四季度的31萬元/噸降至22.4萬元/噸左右,東亞前海證券電新首席分析師段小虎向新華財經表示,短期來看硅料價格已出現松動;中長期來看,硅料供給的周期拐點已至,硅料價格或將步入長期緩慢下跌的趨勢。

與此同時,通威股份還在積極擴產。2023年末公司硅料產能規模將達35萬噸,規劃2024-2026年高純晶硅累計產能規模分別達到80-100萬噸。對此,通威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便有大量企業進入硅料行業,公司依然處于較為領先的位置,即使未來行業出現過剩,公司完全有能力“過冬”。


(資料圖片)

二季度硅價面臨挑戰

近日,通威股份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252億元-272億元,同比增長207%-231%;扣非凈利潤為260億元-280億元,同比增長206%-230%。結合已經公布的去年三季報,通威股份在2022年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為34.70億元-54.70億元,環比大跌63.49%-42.46%,扣非歸母凈利潤環比大跌57.63%-36.54%。

通威股份在去年四季度業績環比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或為固定資產減值的計提和報廢。通威股份表示,2022年12月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發生大幅波動,公司太陽能電池片、組件產品及作為電池片生產原材料的硅片市場價格有所下降,存貨出現跌價跡象;同時,為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對主要為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等的部分設備進行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及報廢處理。

通威股份本次固定資產報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計約36.18億元。其中計提減值準備24.31億元,包括存貨跌價準備6.97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4.87億元等;固定資產報廢11.87億元,報廢及計提減值的固定資產主要為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等。

此外,通威股份近兩年維持高增長高盈利的多晶硅料價格,近期也已經出現了回調跡象。根據Infolink數據,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在去年四季度由31萬元/噸的高點一度降至春節前的15萬元/噸左右,節后由于短期供需錯配回升至22.4萬元/噸左右。隆眾資訊數據也顯示,國內多晶硅價格自去年10月達到峰值31萬元/噸后,近期維持在21.8萬元/噸附近。

東亞前海證券電新首席分析師段小虎向新華財經表示,短期來看,硅料企業庫存能力和下游的現貨需求量均較為有限,截至3月8日硅料價格已出現松動;中長期來看,硅料供給的周期拐點已至,隨著未來幾年新增硅料產能的不斷釋放,硅料將不再成為行業內的瓶頸環節,同時下游需求持續高增長,硅料價格或將步入長期緩慢下跌的趨勢。

隆眾資訊光伏行業分析師方文正也表示,預計今年一季度多晶硅價格都會維持在22萬元/噸左右。從二季度開始,將會有將近50萬噸的產能密集投產,疊加冬季取暖能源需求消失,以及俄烏沖突影響消退,光伏組件的高價需求減少等原因,多晶硅價格將會進入快速下跌階段,預計三季度末會達到18-20萬/噸以內。

與市場對硅料價格的預期走勢相似,通威股份股價自2022年7月5日創下歷史新高67.86元/股后下跌至今,截至3月14日收盤價為39.10元/股,跌幅為40.42%,同期大全能源、新特能源、TCL中環跌幅分別為35.12%、21.25%、21.09%。

終端觀望組件價格

2022年12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林如海表示,2022年國內多晶硅產能達到117萬噸,預計2023年達到239萬噸,2024年達到403萬噸,2025年達到623萬噸,屆時可滿足1800GW光伏需求量。

據上海有色金屬網預計,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約350GW,同比增長40%左右,國內硅料、硅片產能將達到244萬噸、780GW,同比增長125%、41%。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硅料價格見頂,光伏需求旺盛,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375GW以上,同比增長45%以上。

按照光伏裝機量與光伏組件容配比1.2,以及每萬噸硅料對應3.5GW 光伏組件的普遍現狀,即使按照375GW的樂觀估計,2023年光伏對硅料需求量最多也不超過129萬噸。

與此同時,通威股份還在積極擴產。今年2月,公司公告擬新增投資約60億元,在四川省樂山市建設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該項目計劃于2023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計劃于2024年內投產。在2022年4月《關于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業務發展規劃實施進展及后續規劃的公告》中提到,2023年末公司硅料產能規模將達35萬噸,規劃2024-2026年高純晶硅累計產能規模分別達到80-100萬噸。

對于多晶硅料的擴產及價格回調,通威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擴產速度基本與行業發展節奏保持一致,即便有大量企業進入硅料行業,公司依然處于行業較為領先的位置,本次樂山12萬噸多晶硅項目投資單萬噸投資額已經降到2022年行業平均投資成本的一半,并且一直在迭代進步,即使未來行業出現過剩,公司完全有能力“過冬”。

根據InfoLink Consulting的統計數據,通威股份自2017年以來,連續多年蟬聯電池片出貨量排名第一,在其發布的2022上半年電池片出貨排名中,通威股份總出貨量依然穩居榜首。不過,通威股份2021年年報顯示,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相關業務的毛利率為8.81%,遠低于高純晶硅及化工業務的66.69%。

通威太陽能官網顯示,自去年10月25日至今年2月10日,M10單晶PERC電池(150μm厚度)價格從1.33元降至1.15元。

段小虎表示,當前硅片供給較為緊張,疊加下游組件價格接受度有限,電池片庫存正緩慢堆積,電池片價格后續的上漲空間或較小,未來開工率或將隨硅片價格上漲進一步降低,其中N型電池需求隨著N型技術的進步不斷提升,有望持續享受一定的溢價。

或許是感受到電池片毛利薄、易受上下游擠壓、產業鏈缺乏關鍵環節把控等原因,通威股份在去年持續加大了組件布局,走向了隆基綠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企業重度垂直一體化的道路。

根據去年9月和12月的公告,通威股份將投資約40億元在江蘇鹽城建設年產25GW光伏組件制造基地項目,投資約40億元在江蘇南通建設年產25GW光伏組件制造基地項目,并且在2023年底組件產能將達到80GW。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光伏企業2022年組件出貨量排名中,隆基綠能以45+GW排名榜首,第二至第四名的出貨量分布在40GW-43GW之間。以通威股份的80GW的規劃來看,其一家公司在2023年的出貨量就接近隆基綠能的兩倍。

“受近期上游各環節價格波動影響,目前終端對組件價格仍持觀望態度,組件環節的排產增幅要低于前幾個環節,同時組件環節新進入者較多,一體化企業較二三線企業能夠憑借成本優勢使用更低的價格搶占市場,整體處于以量換價的狀態。”段小虎表示。

對于公司及同行業企業組件的大幅擴產,以及市場能否消化如此龐大的產能,通威股份還是比較樂觀。

“通威之所以進入組件環節,除了客觀外因,也是經過公司對自身的謹慎評估。因為產業鏈并不長,假如我們把其中一到三個環節在規模、成本、質量上做到相對領先,那么疊加之后能進一步提升我們在行業的綜合競爭力。在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公司組件先后中標國家電投、華潤電力、國家能源集團等央企訂單,總規模超8GW。未來在市場及產能方面,我們都有充足的信心。”通威股份上述負責人表示。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