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工作組宜春鋰業整治進行時,宜春鋰業正面臨環保整頓。記者了解到,宜春當地鋰企被要求鋰渣不得填埋,不得露天堆放。加之幾個月前多家碳酸鋰鍛燒企業被關停,鋰渣出路成難題,致鋰渣價格由整治前100元/噸,最低跌至0元,無人問津。
此前報道,半個月前,國土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公安部、工信部分批開赴宜春,組成中央工作組調研督導宜春鋰礦開采亂象。據記者了解,相關調研督導工作仍在進行。
根據江西省今年兩會有關人士披露的數據,預計2023年宜春鋰鹽生產產能將達到40萬噸,而由此產生的鋰渣將超過1500萬噸。而據記者獲得的相關資料,宜春市現有鋰渣處理能力僅為90萬噸/年。
(相關資料圖)
此前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在環保督查過程中發現,鋰企在處理鋰渣過程中存在較多違法違規行為,鑒于宜春市鋰渣消納能力嚴重不足,鋰渣出路或將成亞洲鋰都發展的掣肘大礙。而宜春鋰業環保規范,又勢必加大碳酸鋰的環保投入成本。
鋰渣不得填埋 不得露天堆放
據了解,宜春當地一直存在的鋰礦無證開采、當地老俵偷撿偷賣、以及礦證過期又延期開采、超標開采等違法違規行為,是此次中央工作組督導整頓工作針對的重點。
記者了解到,近日多家選礦廠已恢復鋰礦開采。以414礦(新坊鎮宜春鉭鈮礦,屬江西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例,該礦已于4天前恢復了生產。
據記者了解,宜春證照齊全的鋰礦企業,選礦廠均已復產。一位當地的鋰企老板告訴記者,“現在成熟一個復產一個,只有證照不全的鋰企還是停產”。
另外,據記者從宜春奉新縣權威信源獲得的消息,寧德時代宜春鋰礦選礦廠主體預計5月份建設完工投入使用。該礦礦點位于奉新縣枧下窩礦區,選礦廠則設在奉新縣上富鎮董田村。
除開采亂象外,中央工作組一項更大的動作是整治宜春鋰業環保問題,鋰渣是其中重中之重。
記者從宜春一位當地官員處了解到,為防止鋰渣二次污染環境,新的環保政策要求鋰渣不得填埋,不得露天堆放。
去年年末,宜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暫停審批以磚廠和陶瓷廠進行鋰渣焙燒和石油焦碳化項目的通知”,暫停了宜春分布在高安、宜豐等地的陶瓷廠二次提鋰生產線。
鋰渣出路變得更窄。供需雙向夾擊下,鋰渣價格下跌。“甚至跌到了0元,都沒有人要”。上述鋰企老板告訴記者。
“原來一些沒有證照的碳酸鋰鍛燒企業可以接收這些(鋰渣),現在只有正規有照的企業才能接收,接收的企業少了,他們又沒有地方(堆)放,鋰渣價格就跌下來了。“
鋰渣二次提鋰成本昂貴,環境風險大,在碳酸鋰價格飛漲之前,鋰渣無人問津。2022年碳酸鋰價格飆升,鋰渣也成了“香餑餑”,一度賣到了100元/噸。
南氏鋰電產鋰渣量最大
據記者此前獲得的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統計數據,宜春七家重點鋰企鋰渣2021年的實際產生量198萬噸/年左右。
據記者了解,位于宜春萬載工業園區的南氏集團(全稱:南氏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江西南氏鋰電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南氏鋰電),因其產能最大,鋰渣的產生量也最大,其受環保掣肘影響尤甚。
記者獲得的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內部統計資料顯示,江西重點七家碳酸鋰制造企業,均采用碳硫酸鹽高溫焙燒法煅燒碳酸鋰,環評預計產能合計18.26萬噸。
這七家公司中,南氏鋰電碳酸鋰2021年實際產能為3~4噸一年,是七家碳酸鋰業產能最大的一家,高出第二名九嶺鋰業旗下江西飛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飛宇新能源)兩倍以上。南氏鋰電2022年實際產能約占宜春七家重點碳酸鋰業全部產能的42%。
南氏鋰電為宜春本土企業,較早前傳出有意赴港交所上市。而飛宇新能源的母公司為九嶺鋰業,九嶺鋰業于去年7月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正在沖刺IPO。
目前南氏鋰電鋰渣年生產量為60萬噸,產渣比例約為1:20。以南氏鋰電環評預計產能6萬噸計,其鋰渣最大年產生量為120萬噸。而宜春七家碳酸鋰企業加總,預計預計鋰渣最大年產量將達到480萬噸。
另據今年江西兩會上有關人士披露的數據,預計2023年宜春鋰鹽產能將達到40萬噸,伴生鋰渣則將達到1500萬噸。
鋰渣消納業已成為宜春當地最為頭疼的問題。鋰渣具有火山灰活性,含水率約為15.6%~24.7%,主要成分為SiO2、Al2O3、K2O和Na2O(約8-13%)、Ca、Mg、F和SO4-等,可能因銣銫含量高,具有部分放射性。
據記者此前獲得的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督察報告,宜春鋰行業尾渣中含鐵量較高,白度較差,只能低價出售或自費送至琉璃瓦廠消納處理,實際大量尾渣暫存廠區未處理。
如果廠區尾渣堆放區域防風防雨措施不到位,雨污分流不徹底,甚至露天堆放,則面臨較大環境風險。
據官方統計,宜春市現有的建材制造、水泥窯等鋰渣消納處理能力(按摻比1%~3%)僅約為90萬噸/年,遠低于現在實際產生量198萬噸/年。
鋰渣處理亂象
記者此前獲悉,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在2022年環保督察中發現,鋰渣處理違法違規情況時有發生。
在記者獲取的省廳督察報告中指出多項鋰渣處理的違規問題:永興材料下屬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永興特鋼),2021年違規向外省轉出8萬噸鋰渣(一般固廢),鋰渣利用也未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相關規定執行備案工作程序;飛宇新能源和永興特鋼將大量鋰渣交給貿易公司處理,未按《固廢法》相關對處理單位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
報告稱,鋰渣處理出路和能力已難以滿足當前鋰行業日益增長的鋰渣處理需求,亟需盡快找到合理的處理去向。
鋰業生產環境中存在的鋰渣處理,含鉈廢水處置等問題已經引起了多方面的高度關注。2023年江西兩會召開期間,江西省政協委員林凱表示,預計2023的宜春市碳酸鋰生產能力將達到40萬噸,并產生1500萬噸鋰渣。巨量的鋰渣占用企業庫容,影響企業再生產,特別是其蘊含的鉭、鉈等金屬元素會污染水質,破壞生態環境。
據公開資料,鋰渣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比較穩定,吸水性強。上文所述宜春當地官員告訴記者,鋰渣目前認定是固體廢物,但因其所蘊含的元素,是否應該被認定為危廢,目前有關部門并沒有做出定論。“不管是固廢還是危廢,鋰渣的處理,是賣了,還是填埋了,還是放在那里,都要有一個合理合法的安置。“
業內人士指出,宜春環保整治或將加重碳酸鋰的環保投入和生產成本。據上海鋼聯數據顯示,3月13日部分鋰電材料報價下跌,電池級碳酸鋰跌7000元/噸,均價報35.5萬元/噸,較高峰時60萬元/噸下跌了40%。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