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3月13日電 (吳鄭思、張瑤) 在貴金屬、建材等品種強勢帶動下,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一(3月13日)偏強震蕩,活躍商品收盤跌多漲少,板塊表現分化。其中,基本金屬跌幅居前,滬鎳跌超2%,領跌當天商品市場;生豬延續弱勢,主力合約終盤收跌2.57%,盤中刷新了一個月來新低;另有棉花、棉紗、棕櫚油等11個品種終盤跌幅在1%以上。相比之下,受市場避險情緒推動,貴金屬表現搶眼,滬銀、滬金分別收漲2.38%和1.04%,居當天漲幅排行前列;鋼價的高位震蕩也帶動焦煤、鐵礦雙雙收漲。
截至13日下午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412.54點,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96點,漲幅0.14%;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于1818.49點,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53點,漲幅0.14%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3月13日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資料圖】
貴金屬強勢反彈 需求表現向好推升玻璃
上周五(3月10日)美國硅谷銀行事件引發市場避險情緒驟升的同時,也使得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明顯減弱。在此背景下,貴金屬板塊強勢反彈。截至13日收盤,滬銀主力合約收高2.38%,領漲商品市場;滬金主力合約收漲超1%,盤中刷新了2月6日以來新高。盡管白銀的金融屬性略遜于黃金,但在國內貴金屬市場表現中,滬銀的表現卻明顯強于滬金。對此,光大期貨分析認為,在前期貴金屬回調過程中,白銀的下跌幅度高于黃金,且上期所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當周,上期所白銀庫存繼續減少112.2噸至1887.3噸,為2022年12月15日來新低。風險事件發生后,伴隨著前期空頭減倉,白銀反彈力度及空間均高于黃金。
不過,對于貴金屬板塊整體而言,本周有包括美國CPI數據在內的一系列重磅數據將要公布,市場仍將從中尋找美聯儲加息政策前景的線索。
建材相關品種在現實需求維持良好表現的背景下,延續強勢。其中玻璃13日終盤錄得2.20%的漲幅,盤中期價也刷新了2月份以來高點。雖然當前需求端仍略顯不足,但玻璃現貨終端產銷有所好轉,以及玻璃樣本企業庫存去化明顯,均提振近期玻璃盤面反彈。據隆眾資訊數據,截至3月9日當周,浮法玻璃平均產銷率達到114%,較前期明顯提升;同時全國浮法玻璃樣本企業總庫存7875萬重箱,環比下降4.24%,止步四連增。南華期貨分析認為,目前玻璃價格受到季節性和情緒的共振。需求端季節性恢復,下游前期庫存偏低,剛需的補庫帶動一部分需求,因此短期內玻璃下方存在支撐,期貨價格重心上移。但后市仍需等待現貨上漲后產銷持續性的驗證。
滬鎳盤中跌超4% 生豬刷新一個月新低
有色金屬板塊近期延續低迷走勢,尤其是基本面過剩預期較重的鎳價更是連續下挫,13日盤中,滬鎳主力合約一度跌近5%、刷新了六個月新低至174070元/噸。尾盤鎳價跌幅雖有收窄,但仍以2.65%的跌幅領跌當天商品市場。
美國硅谷銀行風波令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成為13日盤中有色金屬板塊的主要宏觀風險。但從鎳自身來看,國內鎳市供應趨增的預期和需求偏弱的狀況并存,加劇了鎳市的拋壓。上期所的數據顯示,上周滬鎳庫存增加1461噸至4345噸,低庫存狀況開始出現一些修復。同時,居上海有色網(SMM),上周鎳現貨升水全面下降,進口貨源流入國內市場。在此背景下,華泰期貨表示,當前鎳價處于中線利空和低庫存現狀的矛盾之中;隨著精煉鎳產能增量逐漸明細,交割品因素影響在持續減弱,鎳價將逐漸回歸理性,價格或持續下挫。但從節奏上來看,該機構也表示,由于精煉鎳顯性庫存和期貨倉單仍處于極低水平,資金情緒的力量不容忽視。
生豬市場受收儲提振在2月上旬小幅反彈,不過2月下旬至今重回弱勢。13日盤中,生豬主力合約一度跌至15580元/噸的一個月來新低,終盤收跌近2.6%。綜合機構分析來看,當前生豬仍處于供應釋放、需求低迷的格局之下,這也奠定了豬價弱勢表現的基礎。據弘業期貨介紹,近期豬肉終端市場掣肘明顯,凍品分割減少后鮮銷市場壓力陡升,而消費市場支撐不足,白條批發市場走貨低迷,屠宰企業銷售不暢,部分被動入庫。“短期市場出欄量及體重均環比增加,屠宰收購難度降低、壓價意愿增強,豬價上方壓力明顯。”該機構認為。
其他品種方面,油脂、化工板塊整體走弱,菜油、棕櫚油雙雙跌超2%,SC原油、燃料油等也均跌超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