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主要股指10日早間普遍低開,滬指及深成指震蕩下行,創業板指在窄幅整理后沖高回落。從盤面來看,汽車服務股盤初大幅上漲,半導體股及計算機應用股盤中異動拉升,汽車整車股普遍下跌。
至午間收盤時,上證指數報3238.38點,跌幅1.15%,成交額約2133億元;深證成指報11453.91點,跌幅1.09%,成交額約2994億元;創業板指報2367.65點,跌幅0.21%,成交額約1324億元。
熱點板塊
(相關資料圖)
行業板塊中,汽車服務、貴金屬、計算機應用等板塊漲幅靠前,汽車整車、建材、煤炭等板塊跌幅靠前;概念板塊中,EDA概念、遠程辦公、國家大基金等板塊漲幅靠前,一體化壓鑄、超導概念、雞肉等板塊跌幅靠前。
機構觀點
國元證券:短期內,雖然多數車企試圖選擇“降價保量”應對加劇的市場競爭,但龍頭車企與新勢力車企均相信對于智能化與電氣化的持續高研發投入將成為車企在中長期拉開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因素。據測算,2023年我國20萬以上新能源SUV車型規模將達到122.5萬輛,2025年有望超過221.8萬輛,2022至2025年平均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4.8%,高端SUV市場開始進入增長加速期。
中信建投:歷史上特高壓存在四輪周期,每輪周期均伴隨著大量項目的核準、招標和開工。本輪周期為第四輪,主要包括“三交九直”十二條跨省跨區特高壓輸電線路。本輪周期由新能源外送需求所推進,因此絕大部分將是直流工程,且柔性直流有望繼續得以開創性采用。換流閥、晶閘管器件、避雷器等生產商具備較大彈性。
國泰君安:傳統的家電和工具領域經歷過2022年的低谷后,今年收入和盈利水平有望進入復蘇周期。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逐步緩解和價格向下游客戶傳導開始顯現,毛利率預計回暖。同時宏觀環境對需求的影響有望改善,家電和工具板塊向頭部集中、份額提升的長期邏輯不變。
消息面上
超30個汽車品牌花式打價格戰 最高優惠超10萬元
據紅星新聞報道,多家車企的內部人士近日都表達了“今年市場份額是第一位,利潤往后靠”的態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個汽車品牌參與到這場價格戰,最高優惠超過10萬元。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今年6月底即將全面推行的國六B排放標準,迫使部分燃油車清倉處理。鋰電原料降價則是新能源車企降價的底氣所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