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3月6日電 (吳鄭思、郭洲洋)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一(3月6日)偏弱震蕩,活躍品種收盤跌多漲少。其中,黑色系商品幾乎全線下挫,硅鐵、鐵礦石跌幅居前,終盤分別收跌2.55%和2.13%,雙焦、成材也不同程度收跌。油脂板塊集體回落,棕櫚油、菜油雙雙跌超1%,豆油跌幅較小,主力合約僅收跌0.69%。相比之下,玻璃強勢反彈,主力合約終盤收高2.07%,領漲當天商品市場,白糖則延續強勢,主力合約收盤站穩6100元/噸關口。
【資料圖】
截至6日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414.72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26點,跌幅0.16%;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821.30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92點,跌幅0.16%。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3月6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玻璃尾盤拉升漲超2% 鄭糖收盤站上6100元關口
盡管庫存大幅增加,但在低估值等因素支撐下,3月6日,玻璃主力合約尾盤快速拉升,終盤以2.07%的漲幅領漲商品市場,主力合約當天減倉超1.2萬手。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3月2日當周,全國浮法玻璃樣本企業總庫存8223.7萬重箱,續刷2020年5月份以來新高,環比增加0.92%,同比增加60.8%,折庫存天數較上期增加0.2天至37天。但是,自1月30日大幅回落以來,一個月時間內玻璃期價累計最大跌幅超10%,且價格已接近去年四季度的低位區間。此背景下,國信期貨表示,玻璃現實供需雖然弱勢,但是市場對玻璃遠期需求預期仍在,且玻璃當前估值較低,且廠家處于虧損狀態,原料價格堅挺,短期難有大幅下跌。
白糖主力合約6日在外盤走強帶動下收漲2%,報收于6127元/噸。國際糖業組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23榨季全球食糖供應過剩420萬噸,較2022年11月預估的過剩量620萬噸下調200萬噸。其中焦點在于印度的供應情況。受此帶動,在外盤高位堅挺的背景下,國內糖價近兩個交易日連續拉漲。在南華期貨看來,印度后期出口糖的概率越來越低,市場在巴西開榨前可能會變得異常緊俏。不過,在6日國內收盤后,有外媒報道稱,印度表示2022/23財年可能再出口100萬噸糖。展望后市,光大期貨觀點認為,目前內外糖價差高達1100元/噸,抑制了進口積極性,使得進口糖壓力后移,加之近期剛需采購及國內的減產預期,市場情緒持續走強。未來預計在銷售數據提振下價格仍存上行驅動,但也需關注套保盤入市帶來的壓力。
此外,滬銀、滬鎳主力合約近日漲超1%。
硅鐵、鐵礦石領跌 棕櫚油回落近2%
盡管上周國內建材成交持續好轉,但隨著鋼價高位壓力顯現,黑色系商品看漲情緒短線受挫。尤其是監管層發聲抑制鐵礦石投機炒作,更是加大了礦石價格的上行壓力。據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3日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組織部分市場機構和業內專家召開會議。專家認為,在供需基本面沒有發生較大改變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短期大幅上漲,炒作跡象明顯。此消息令鐵礦石價格在上周五夜盤時段便大幅跳空低開,終盤回到900元/噸關口下方。在新湖期貨看來,雖然鐵礦石價格當前已處于高位,且短期宏觀利多出盡,鐵礦價格或回調釋放高位壓力。
相比之下,雙硅價格在宏觀利多情緒減弱的背景下,面臨的高庫存壓力更加明顯。國泰君安期貨指出,短期,雙硅需求向好與供應寬松相持,價格或繼續以高位震蕩的思路對待;中期雙硅受產業鏈負反饋傳導,自身矛盾或進一步激化,在當前成本估值已然讓渡利潤的基礎上或仍有承壓下行的可能。
油脂板塊6日震蕩回落,棕櫚油領銜油脂板塊集體走低。截至收盤,棕櫚油、菜油分別收跌1.83%和1.67%,居當日跌幅榜前列。盡管東南亞棕櫚油產區的降雨可能造成棕櫚油產量低于預期的擔憂仍在,但國內棕櫚油庫存快速反彈,仍令市場對棕櫚油供需寬松的預期占據主導。加上馬棕期價在連續上漲之后遭遇獲利了結,外盤走弱亦拖累國內棕櫚油市場。國信期貨表示,在價格展望會議召開前,外盤棕櫚油市場大量獲利了結和倉位調整對盤面的沖擊明顯,不過該機構也表示,棕櫚油基本面并沒有出現轉變,短期棕櫚油市場或在情緒和基本面中反復震蕩。
其他品種方面,化工品多數回落,其中滬膠、20號膠雙雙跌超1%,乙二醇、尿素等也不同程度收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