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英國央行的加息效應只有30%傳導到經濟
?道明證券:預計美聯儲3月和5月各加息25個基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興業證券:美聯儲降息時點預期看就業
?金融博客零對沖:美國“強勁”的經濟是高額債務維持下的假象
?路透調查:日本央行行長提名人植田和男是執掌日本央行的良好人選
【機構分析】
?德意志銀行表示,基于貨幣政策傳導到實體經濟存在18-24個月的標準線性滯后期的假設,可能英國央行的加息效應只有30%傳導到經濟,到今年底將升至75%。假設明年不降息,加息效應要到2024年第四季度才能百分百顯現出來。隨著貨幣政策進一步影響經濟,英國央行可能在3月進行最后一次加息。
?道明證券表示,2月會議紀要表明,FOMC完成進一步加息的計劃,并希望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限制性政策立場。預計美聯儲3月和5月各加息25個基點,終端利率觸及5.00%-5.25%區間。然而,最終利率預測存在相當大的上行風險,后面公布的CPI和PCE以及就業數據的強勁程度可能會導致美聯儲在5月會議后繼續加息。繼續看好持有10年期美國國債,因為美聯儲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限制性政策,導致今年晚些時候和2024年經濟增長疲軟。
?興業證券表示,就年內美聯儲政策看,加息看通脹:加息峰值是否需要進一步上修,關鍵是通脹會否超預期。3月點陣圖指引6月再一次加息,概率較大,但對市場沖擊可能較為有限——目前已經被市場充分預期。目前看來美國通脹向下的邏輯并未明顯改變:油價回落+商品需求回落+房租分項預期已經見頂走平且將在年中顯著下滑,主要是權重調整帶來的同比讀數的上浮。降息看就業:下半年CPI下到3%左右平臺,要想形成比較穩定的降息時點預期,需要經濟和失業率“給臺階下”。在經濟有韌性的背景下,當前的降息預期是不穩健的。如果說當前服務就業讓市場看到了明顯的經濟上拉力的話,企業部門預期將成為潛在的下拉力,而其中失業率將成為最重要的轉向指示。
?金融博客零對沖表示,2023年1月,美國零售額同比增長6.4%,該數據的激增給人營造出了一種經濟運轉良好的假象。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人們是如何為這種瘋狂購物買單的?數據顯示,美國2022年12月當月循環信貸(主要反映信用卡債務)增長了72億美元,增幅為7.3%。與此同時,家庭債務在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了3940億美元。這是20年來家庭債務的最大季度環比增幅。顯然,由于嚴重的物價通脹,美國人在所有方面的支出都在增加,而且儲蓄大幅下降。因此,美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絕不是健康的,甚至是“不可持續的”。
?路透調查顯示,27位受訪分析師中,有5位認為日本央行可能在2023年結束負利率政策;12位認為在2024年;10位認為在2025年或更晚。調查還顯示,今年1月至3月日本的年化GDP將增長1.4%,4-6月為增長1.1%。所有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日本央行行長提名人植田和男是執掌日本央行的良好人選。
關鍵詞: 機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