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暖花開,各地加強旅游資源推廣,多家企業數據顯示春節節后一段時間“淡季不淡”。業界預計,2023年旅游市場全年“穩開高走、持續回暖”。
(相關資料圖)
旅游企業數據顯示“淡季不淡”
相較于春節、五一、暑期、國慶等傳統旺季,春節后一段時間旅游市場往往相對平淡。但多家旅游企業及旅游平臺數據顯示“淡季不淡”,旅游市場迎來“小陽春”。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最新數據顯示,旗下中高端事業部2月8號RevPAR(平均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同比2019年恢復至142%,出租率90%以上的有72店。集團旗下商旅事業部出租率90%以上的有582店,其中北京、成都、上海等多地“如家系”酒店RevPAR達420元以上。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預計,在三四月份之后,人群流動的增加、展會市場的蓬勃發展將會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重大推動作用。下半年行業仍然會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2023年,首旅如家也將積極推進產品迭代換新、會員體系升級、服務質量提升,同時也將推出全新的中高端酒店品牌。
華住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一線城市的受到商旅市場回暖的影響,酒店的入住率和預訂率明顯提升,以北京、上海為例,春節之后,商旅出差為主的商圈及部分門店出現了連續高出租率的表現。
景區方面,賞花、觀展是近期的熱門選項。攜程數據顯示,2月至3月賞花類度假產品預訂量同比暴增880%。上海世紀公園4000余株各色梅花競相開放,2月18日接待游客超9萬人次,是近十年來的客流最高峰。
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沈佳旎介紹,春季旅游市場將與傳統旺季一樣“火”。截至2月20日,在攜程平臺上預訂2月至3月國內自由行產品的訂單量同比增長446%,跟團游預訂量同比增長188%。在出境游方面,攜程數據顯示,2023年2月至3月,中國內地用戶預訂海外酒店的訂單量環比增長達到52%。
資本市場活躍起來。同程旅行近日宣布,擬以不超過7億元的總代價收購同程旅業。去年12月底,同程旅行曾宣布將收購同程國旅,并積極推進旗下旅游度假業務的深度整合。同程相關負責人介紹,同程旅行正持續完善旅游行業供應鏈的布局。馬蜂窩也于近期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由貴州省創新賦能大數據投資基金、貴陽創投、貴陽觀山湖現代服務業投資基金等機構聯合投資。
多地積極推廣旅游資源
多地乘勢積極推廣旅游資源。在“拾味臺州”臺州美食上海推廣活動上,臺州市副市長章月燕介紹,當地正在打造“鮮甜臺州”美食品牌。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已有1300余家臺州餐飲企業,深受上海市民喜愛。“希望以美食為媒,吸引更多上海市民前往臺州品美食、度假,攜手促進長三角文旅市場復蘇。”章月燕說。
福建武夷山的城市推介聚焦茶文化。兩地文旅部門簽署文旅戰略合作協議,多家旅行社簽約,以精品旅游線路、會議、專列以及療休養等系列活動促進兩地文旅合作。根據武夷山市移動大數據等平臺監測,2020年、2021年上海游客占武夷山游客數量的近10%。
云南大理在上海的文旅推廣引入市集元素,其推介的文旅項目以康養為主。攜程平臺上,“市集”是有關大理旅游的高頻關鍵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趙薇介紹,大理1月份共接待旅游者943萬人次,為2019年同期的107%。春節假期過后,大理旅游市場“淡季不淡”。
“2023湖州文旅(長三角)高校推廣活動”還帶來了當地人才政策和若干就業崗位需求。湖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馬衛忠坦言,將文旅資源推廣和“雙招雙引”結合起來的初衷正是“吸引年輕人前往湖州體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更歡迎青年才俊前往湖州安家興業”。
隨著天氣轉暖,上海持續位列國內最活躍的客源地和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順應市民及游客需求,上海文旅部門持續發布當季最新文旅活動信息,涵蓋賞花、觀展、非遺體驗、聽戲等內容;時尚活動和“海派城市考古”歷史資料講述結合起來,帶觀眾和游客深度體驗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預計全年旅游經濟“穩開高走”
中國旅游研究院《2022年中國旅游經濟運行分析與2023年發展預測》藍皮書分析,2023年春節假日成為2020年以來最好的春節假日旅游市場,拉開了全年旅游經濟“高開穩增”的序幕。預計二季度旅游市場將進入預期轉強和供給優化的新通道,暑期有望迎來全面復蘇,避暑旅游很可能接近甚至達到疫情同期水平。
藍皮書預計,2023年,國內旅游人數約45.5億人次,同比增長約80%,約恢復至2019年的7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約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95%,約恢復至2019年的71%。全年入出境游客人數有望超9000萬人次,同比翻一番,恢復至疫前的31.5%。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唐曉云說,品質提升正成為提振文旅消費的新引擎。在產業復蘇過程中,政府有作為、企業在創新、市場體系更優化。同時,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更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強支撐。
根據相關調研,各地提升服務質量仍需努力。中國旅游研究院2023年春節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場專項調研數據顯示,21.2%的受訪企業認為旅游接待量完全恢復但接待能力跟不上,供給側恢復滯后直接影響了游客體驗;29.4%的受訪游客認為景區或場館內各項服務跟不上;11.8%的游客感覺旅游成本大幅上漲,部分地區不合理漲價和臨時取消訂單等現象引發負面輿情。
專家建議,應加強對重點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設和游客視角下的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專業指導。加大旅行社、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星級酒店和旅游民宿的市場監管和安全檢查工作力度。加強對散客、自助旅游需求的理論研究、制度創新,指導地方和行業面向新需求,創造新場景、研發新產品。
關鍵詞: 旅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