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資料圖】
哪些銀行個人貸款相關業務消費者投訴量大?哪些銀行個人貸款消費者投訴量增長快?
中國銀保監會每個季度定期發布關于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公布主要商業銀行的消費者投訴總量、理財、個人貸款以及信用卡等業務的消費投訴數據。
新華財經和面包財經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通報數據,對主要投訴數據進行了總量及增速的對比排名,本篇為個人貸款業務篇。
新華財經北京2月14日電?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累計處理個人貸款類業務投訴24743件,占同期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并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總量的32.7%,占比仍較大。這一投訴量環比2022年二季度下降0.69%,同比上年三季度下降11.71%。
國有大型銀行個貸投訴量排名基本與其業務量基本一致。2022年第三季度,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位居國有銀行個人貸款類業務累計投訴量前三名;從增速來看,國有銀行個貸投訴量同比均有下降,其中,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降幅較大,同比下降均超35%。
股份行方面,2022年第三季度,平安銀行、百信銀行和浦發銀行個貸投訴量位居前三,值得注意的是,百信銀行雖成立時間不長,但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一直處于高位。
銀保監會2022年三季度處理個人貸款類投訴24743件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銀保監會處理銀行業個人貸款類消費投訴24743件,環比上一季度減少172件,降幅為0.69%;較2021年三季度相比,個貸業務投訴量下降較為明顯,較上年同期減少3283件,同比下降11.71%。
圖1:銀行業各季度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統計(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
按銀行類型來看,2022第三季度,國有銀行個人貸款業務消費者投訴量超過股份制銀行,升至首位,單季度投訴總量達4055件。
圖2:2022年第三季度銀行業個人貸款業務投訴統計
從增速來看,較2022年第二季度相比,外資法人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環比增長119.64%;其次是國有銀行,環比增長21.81%;股份制銀行的增速相對較低,環比增長1.46%。較2021年同期相比,僅外資法人銀個的人貸款業務投訴量同比增長92.19%,國有銀行和股份制行的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均有下降,其中,國有銀行同比下降達28.1%。
國有銀行投訴量:工行總量居首 農行降幅大
2022年第三季度,工商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位列國有銀行第一,為1065件,也是唯一一家個貸投訴量超千件的國有銀行。
隨后是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個貸投訴量分別為767件、719件和674件。交通銀行的個貸投訴量明顯低于工農中建四大行,為328件。
圖3:2022年第三季度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業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排名
從增速來看,六大國有銀行2022年第三季度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較2021年同期均有下降,其中,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降幅較大,同比分別下降46.08%和38.58%。
股份制銀行個貸投訴量:光大、廣發、華夏下降明顯 百信、浙商、興業同比增速位居前三
2022年第三季度,平安銀行、百信銀行和浦發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位列股份制銀行前三名,投訴量均超400件,分別為529件、467件和447件。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和渤海銀行的季度個貸投訴量超過200件。
圖4:2022年第三季度股份制商業銀行業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排名
由于2021年基數較小,百信銀行和浙商銀行成為2022年第三季度個人貸款類業務投訴量增速最快的股份制銀行,同比增長分別達128.92%和117.91%。
光大銀行則是2022年第三季度個人貸款類業務投訴量降幅最大的銀行,同比下降50.99%;隨后是廣發銀行、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同比分別下降36.61%、34.71%和32.86%。
外資法人銀行投訴量整體偏低?
2022年第三季度,星展銀行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排在外資法人銀行首位,共計38件;隨后是東亞銀行和渣打銀行,季度個貸投訴量均為12件。富邦華一銀行、恒生銀行和匯豐銀行分列四、五、六位,季度個貸投訴量分別為10件、8件和6件。
圖5:2022年第三季度外資法人銀行業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排名
整體來看,在監管部門的督促之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主要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貫徹執行相關政策,持續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但是,部分商業銀行2022年第三季度個貸業務投訴量較上年同期增幅較大,也反映出相關銀行個人貸款業務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有待加強。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