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月6日至2月10日)債券市場在資金面收斂和“天量”信貸沖擊下,表現出較強韌性,整體走勢好于預期。現券收益率橫盤震蕩,期債周度小幅上漲。當周資金利率整體上移,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僅圍繞2.9%窄幅波動,周五社融數據公布后向下回落0.5B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綜合來看,春節后債市超預期走強仍以國債期貨套保平倉、欠配等因素為主導,持續時間、空間的不確定性較大。債市難有趨勢機會。本周需關注18400億元逆回購和3000億元MLF到期續做情況,此外,日本政府將于2月14日向國會提交日本央行新行長和副行長的人事提案,也吸引了市場對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和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的關注。
行情回顧
上周初,受資金面持續收斂因素影響,債市震蕩下跌,但周二(2月7日)期債率先走強,并帶動現券企穩,收益率下行0.75BP。自周三(2月8日)起,公開市場轉向凈投放,資金面逐步改善,收益率維持震蕩。
全周來看,國債期貨各期限小幅上漲,10年期主力合約周漲幅報0.14%,5年期、2年期分別上漲0.04%、0.03%。現券收益率橫盤震蕩,10年期國債在1BP內波動,2月10日報2.894%,10年期國開報3.055%。
信用債收益率曲線整體下行,除1年期AAA上行2BP外,其余均保持不變或有所下行。信用利差方面,除1年期AAA保持不變外,其余均有所下行。期限利差方面,上周3Y-1Y大幅下跌,5Y-3Y高等級信用債略微上行。從分位數看,當前3年中高等級信用債性價比較高。
一級市場
上周共發行利率債4964億元,到期(含節假日到期)1591億元,凈融資3373億元。其中,地方債發行1441億元,凈融資額1352億元,共計23只;國債發行1920億元,到期1502億元;政金債發行1603億元,到期0億元。
本周利率債已披露待發行2942億元,到期(含周末到期)2650億元,凈融資291億元。其中,已公告地方債共36只,共921.7億元,包括新增一般債411億元、新增專項債411億元、再融資一般債48億元、再融資專項債51億元。
海外債市
上周包括鮑威爾在內的多名美聯儲官員發表講話,鷹派和鴿派論調略有分化,緊縮預期再度升溫,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21BP至3.74%,收益率曲線倒掛進一步加深。主要經濟體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繼續上行,其中英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上行幅度超15BP。
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2月10日再度反彈觸及0.5%的上限。《日本經濟新聞》當日報道稱,日本政府計劃在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辭職后,任命經濟學家、前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成員植田和男為央行下一任行長。由于植田此前并不在政府提出的候選人之列,市場普遍感到意外。此前市場預期現任副行長雨宮正佳升任概率較大,由于長期擔任現任行長黑田東彥的副手,雨宮在“貨幣政策正常化”議題上的立場偏鴿。因此植田的意外提名導致市場對日央行鷹派預期上升,同時,由于植田近年來專注學術領域,市場對其缺乏了解,導致總體政策不確定性上升。
公開市場
人民銀行上周共開展18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鑒于當周共有1238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合計實現凈投放6020億元。
當周資金面邊際收緊。DR001利率上行54BP至1.80%,DR007利率上行12BP至1.94%。SHIBOR隔夜、7天、1M、3M、6M、9M、1Y報價分別為1.87%、1.96%、2.20%、2.37%、2.49%、2.58%、2.62%,較2月3日分別上行60BP、11BP、3BP、1BP、2BP、3BP、3BP。1年期AAA存單利率上行3BP至2.62%。
本周公開市場有逆回購到期18400億元,MLF到期3000億元,需關注其續做情況。
重要數據
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環比上漲0.8%;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0.8%,環比下降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7%。
人民銀行10日發布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93萬億元,同比多增7308億元。2023年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50.93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18.1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5.52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個和8.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9%。當月凈投放現金9971億元。
要聞回顧
交易所債券做市業務于2月6日正式啟動,首批共有12家證券公司參與做市。市場觀點稱,債券做市業務啟動后將提高二級市場流動性,完善價格發現機制,提高二級市場定價效率,有助于提高市場穩定性,充分發揮交易所債券市場功能,進一步促進債券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據證監會網站2月10日消息,中國證監會召開2023年債券監管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全面深化債市功能發揮,突出服務穩增長和實體經濟發展,助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全面深化債券重點風險防范化解,努力推動債券違約風險進一步收斂,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全面深化REITs市場建設,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全力推動REITs市場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債券注冊制改革,強化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提升市場韌性和活力;全面深化債券科技監管,完善符合債券特點的監管制度機制;全面深化管黨治黨責任落實,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扎實推動交易所債券市場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積極貢獻力量。
中國銀保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制定《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于2月11日正式對外發布。辦法將風險分類對象由貸款擴展至承擔信用風險的全部金融資產,明確金融資產五級分類定義,設定零售資產和非零售資產的分類標準,提出重組資產的風險分類要求,同時要求商業銀行健全風險分類治理架構等。逾期天數和信用減值是資產質量惡化程度的重要指標。針對現行指引對逾期天數與分類等級關系的規定不夠清晰的情況,辦法規定,金融資產逾期后應至少歸為關注類,逾期超過90天、270天應至少歸為次級類、可疑類,逾期超過360天應歸為損失類。
機構觀點
中信證券:短期來看,基本面利空出盡而資金面邊際轉松,寬貨幣延續發力的預期下,長債利率或在2.9%附近呈現偏強震蕩運行的趨勢。由于1月經濟數據通常延遲到3月公布,下周相對重要的事件是2月3000億元MLF到期后續作方式的決議。考慮到穩增長、降成本目標下央行貨幣政策取向仍然偏松,而同業存單利率持續高位震蕩指向銀行負債端成本較高,因而市場對于本輪MLF超額續作存在一定預期。另一方面,春節后的流動性摩擦基本告一段落,短端資金利率整體企穩回落。總體而言,債市政策環境和流動性環境偏松,但短期尚未出現較強的利多催化,預計10Y國債利率將延續在2.9%附近偏強震蕩的趨勢。
國泰君安:2023年債市交易策略整體上是只做大趨勢、放棄小波段,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1%以上才有趨勢做多的安全邊際,做多的預期獲利空間只有在20bp左右時才值得博弈,對3~5bp的行情應避免“丟了西瓜撿芝麻”。當前債市環境類似于2019年上半年,當下債市環境的“政策底”“社融底”已經確立,利率大幅向下的空間有限,后續債市調整的催化劑或是類似于2019年3月份PMI所確立的“經濟底”。
申萬宏源:2023年債市大勢繼續維持看空,2023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調整目標位預計在3%-3.3%。繼續維持債市短期整體震蕩略偏強,但長期調整未完的判斷不變,順勢而為,短久期票息策略為主。
編輯:王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