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卡姆登區的UCL中等學校,是一所公立的中學。由于該校學生來源較多非英國本土,因此更像是一所國際學校。在這所中等學校,熱衷中文學習的學生日益增多。
(圖為倫敦卡姆登地區名為UCL?Academy的一所公立中學的大門口)
(資料圖片)
英國的中學生在11年級,大致在16歲左右,需要參加GCSE考試。GCSE考試相當于國內的中考,考試科目為9—10門功課,分為必考和選考。在UCL中等學校,今年有180名學生將在5-6月份參加GCSE考試,其中大約有40名學生選擇中文作為自己的選考科目。
“我準備在大學畢業后從事商務管理。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與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非常緊密。學好中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更好地和中國做生意。與西班牙語、德語相比,中文對我今后的職業幫助會更大。”祖籍來自牙買加的女生SHAE說。除了英語之外,UCL中等學校還開設有西班牙語、德語和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課程供學生選修。SHAE從7年級開始學中文,至今學中文時間已經超過5年。
“我的理想工作是外交官。對于外交官來說,盡可能掌握多種語言非常重要。中文對我來說更為重要。我喜歡中國,學好中文可以讓我更好地理解中國和中國人民。”DARIO來自西班牙,在英國脫歐前和父母一起來到英國。DARIO的中文學習深受其母親影響,也是從7年級開始學中文。經過多年的中文學習,DARIO不僅可以進行簡單的中文交流,甚至還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諺語。
HUSSAIN學習中文的經歷更為神奇。“我最初開始是學習西班牙語的。但在學習西班牙語三個月后,有一天早上醒來,我突然覺得需要學習中文,從此就一直堅持中文學習。”HUSSAIN來自黎巴嫩,除了中文外,還掌握阿拉伯語、英語,未來的職業規劃也是從事與外交相關的工作。
(圖為倫敦卡姆登地區一家圖書館內進行的中國新年相關圖書展示)
為滿足學校學習中文的需要,UCL中等學校目前設有三名中文教師。中國駐倫敦使館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時常到學校從事中文教學的義務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質量不錯的中文教學已經成為UCL中等學校吸引生源的招牌之一。“中文和工程是UCL中等學校最有名的兩個專業,我就是看中這學校的中文教學才來到這里的。”DARIO說。
UCL中等學校的中文教學受到學生歡迎,除了學校在教學方面不斷努力外,更和英國經濟社會中中國元素的日漸增多有關。這些中國元素已經和英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為倫敦卡姆登地區一家圖書館內進行的中國相關圖書展示)
在商品領域,來自中國的產品成為英國居民衣食住行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英國,比亞迪累計斬獲純電動大巴訂單超過1500臺,市場占有率超過70%,其中倫敦市場占有率也超過70%,排名第一。”比亞迪國際合作事業部總經理兼歐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據悉,在英國,比亞迪累計行駛里程超4000萬公里,減排超4.6萬噸。2023年第一季度,比亞迪將啟動乘用車的英國上市計劃。在比亞迪之外,中國吉利、上汽等生產的汽車也在英國國內成為常見品牌。
“我們的英國客戶對我們的到來非常高興。由于疫情,我們已經三年沒有和我們的英國客戶進行面對面的業務商談了。但即便如此,英國客戶對我們的產品質量和價格競爭力仍保持信心。2023年,我們在英國的訂單不僅沒有削弱,反而有所增長。”江蘇南京的一位從事服裝貿易的供應商趙巍說。國內疫情防控措施一調整,趙巍就來到英國倫敦,走訪客戶和推銷產品。
數據顯示,中英貿易呈現穩定增長態勢。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已經成為英國最大的進口商品來源國,占英國進口商品總額的13.3%,也是英國第六大出口商品目的地。
不只是商品,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日益受到倫敦民眾的喜愛。在倫敦卡姆登區的一家奶茶店,光顧的客人不僅有中國人,還有大量的英國本土人。在卡姆登區的川菜和粵菜館,在倫敦的中國城,品嘗中國飲食的英國顧客更是稀松平常。
(圖為倫敦卡姆登地區一家中餐館)
這不是單向的。中國市場對英國企業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中國英國商會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英國企業看好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英國企業重點發展的數字科技、綠色能源、生物科技,在中國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正是在這種雙向的經貿、文化交流刺激下,中文在倫敦公立中學的走俏,正成為一種趨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