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為企業頒發了上海市首張包含預制菜的食品生產許可證。這在規范、便利預制菜企業生產經營,提升預制菜新品落地速度的同時,也將加速行業規范化進程,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預制菜新品落地速度
(相關資料圖)
為規范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工作,上海市市場監管局2023年1月出臺了《上海市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2月1日起正式施行。方案明確了上海市范圍內8大類23小類食品納入預制菜范圍,速凍、冷凍、冷藏、常溫預制菜確認了相應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及審查依據。
“以前我們生產魚香肉絲預制菜,肉絲、素菜、調料包需要分別取得相應的生產許可證。現在只需要這一張證,就可以生產。”6日頒證當天,清美集團旗下上海天信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衛軍對記者說。
2月6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頒發上海市首張包含預制菜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新華財經記者 楊有宗
在王衛軍領取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品種明細表中,記者看到,新許可證增設了“其他食品(非即食冷藏預制菜)(果蔬類非即食預制菜、其他非即食冷藏預制菜)”品種明細。“我們即將推出的‘五彩素小炒’‘醬爆豬肝’兩款預制菜,都可以歸為這些品類,頒發新證也將助力我們新產品更快落地。”王衛軍說。
“上海預制菜準入條件明確后,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契機。”王衛軍說,下一步,企業將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把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冷鏈物流、市場銷售各環節安全,在生鮮預制菜和速凍預制菜方面全面發力,拓展全家福、油豆腐塞肉等幾十款傳統美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將積極參與預制菜團體標準制定,為預制菜行業規范管理貢獻力量。
行業規范化進程加速
預制菜滿足了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需求,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美團買菜平臺數據顯示,該平臺預制菜相關商品2022年銷量同比此前一年增長約400%。
美團買菜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平臺數據上看,預制菜目前屬于穩步增長階段。從品種上看,預制菜往往主打場景化比較高的商品,從早餐類面點到火鍋類商品,再到餐桌類菜肴商品,逐漸升級到區域特色類商品。
一些傳統餐飲品牌也在進軍預制菜這一領域。如豫園飲食科創中心聯動內外部專家資源,運用檢測儀器設備和分析技術,提煉出傳統菜式的核心數據、關鍵步驟等,并通過現代化的工藝技術創新,實現菜肴口感風味高度還原。尤其是解決了這些招牌菜肴變成預制菜后風味流失嚴重的痛點,讓成品不僅免洗、免切、免調制、更便捷,且風味更還原、品質更可控。
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浦東新區共有食品經營主體6.6萬余戶,食品生產主體144戶,其中約30%的食品生產企業具備生產預制菜條件,預制菜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方案出臺后,深耕生鮮領域多年的盒馬鮮生也立即著手預制菜生產許可申請,商品送檢、材料準備等工作均在有序進行中,首批計劃上市的預制菜包含雞汁百葉包、春卷等二十多個品種。益海嘉里也計劃在浦東新區啟動益海嘉里(上海)綜合食品產業基地,規劃以預制菜項目為核心的上下游產業鏈,打造集供產銷于一體的預制菜生態體系。
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注冊許可分局局長金永順說,監管部門將加強對預制菜行業的日常監管,以方案中著重強調的冷鏈要求為監管重點,同時兼顧預制菜生產中的各個風險點,不斷強化安全監管規范體系建設,實現前端放得開,后端也守得住。
金永順說,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完善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批流程,提高審批工作效率,并圍繞壯大產業規模,支持產品研發創新,引導倉儲冷鏈物流建設,為預制菜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