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日前大幅下調英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這一下調引發英國國內截然對立的兩種聲音。由于通脹還將維持在較高水平、英國央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出口不暢等多方面的原因,英國2023年經濟增長大概率維持在較低水平上。
(相關資料圖)
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英國2023年的經濟規模將萎縮0.6%,是發達經濟體中唯一一個陷入萎縮的發達國家。讓英國頗為惱火的是,根據IMF預測,英國2023年的增長水平居然不及遭受制裁的俄羅斯。
這一預測激發出英國國內巨大的爭議。英國政府自然對這一預測不以為然。英國首相府發言人指出,英國經濟并沒有如IMF所言一樣不堪,IMF的預測一貫不準確。英國財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在此前的一次演講中指出,英國從歐盟脫離出來,這使得英國實施新的長期經濟增長計劃變得“成為必要、充滿活力并成為可能”。
對于英國經濟的展望,杰里米·亨特拒絕接受目前市場流行的悲觀論調,并宣稱任何有關英國經濟衰落的說法都是錯誤的。針對IMF預測,杰里米·亨特指出,英國央行已經預測,英國經濟即使陷入衰退,但程度將比此前預測的小很多。現有的經濟數據顯示,英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無法幸免于外部的沖擊。杰里米·亨特強調,經濟的短期挑戰不能代替長期目標,如果英國能夠將通脹水平降低一半,英國經濟在接下來幾年的增長前景將好于德國和日本。
杰里米·亨特的觀點得到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的贊同。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指出,英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現在“走上了正確的軌道”。
英國反對黨也不會浪費一次向執政黨進攻的絕好機會。英國影子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指出,IMF的數據顯示英國經濟正處于艱難時刻,政府應該竭盡所能把英國經濟做強。Rachel Reeves同時把這一經濟爭論引向黨派之爭,指出這是“保守黨13年來的失敗”。
拋開政黨之爭,英國主流研究機構基本認同英國2023年經濟將陷入衰退,盡管衰退的幅度可能不及IMF的預期。但也有機構預測,英國經濟衰退將超出預期。英國智庫安永ITEM俱樂部日前指出,英國本年度經濟的萎縮將達0.7%,不僅超出該機構此前0.3%的下跌預測,也超出了IMF的預測。
在一些主流研究機構看來,英國2023年經濟陷入萎縮的主要原因是居高不下的通脹。杰里米·亨特預測到今年年底,英國的通脹水平可能會較目前下跌一半。但這一過程并不是必然的。去年10月,英國的零售物價指數同比上漲至11.1%,基本可以看作本輪通脹的頂點。但英國的零售物價并沒有隨之下降。英國零售商協會(BRC)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英國商店零售商品價格同比上漲8%,而在去年12月,這一數據是7.3%,在過去三個月,這一數據的平均漲幅是7.5%。
英國零售商協會的首席執行官Helen Dickinson指出,英國1月份零售商品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原先的折扣取消或折扣降低,零售商繼續面臨投入成本的上漲。此外,包括糖在內食品的批發價格上漲也推動了零售價格的提高。英國零售商協會的研究主管Mike Watkins指出,由于商品價格上漲,英國家庭可能會在支出方面進一步節省。
由于持續的通脹壓力存在,英國央行不得不繼續收緊貨幣政策。在經過10次加息后,英國央行目前基準利率已經升至3.5%。但這還不是終點。市場預測,英國央行2月份將繼續加息50個基點至4%。本輪加息的頂點可能會觸及4.5%。英國央行持續的貨幣收緊政策,一方面加大了企業的投資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英國家庭的住房抵押貸款的還款壓力,這兩個方面均對英國經濟增長構成制約。
在這兩個因素之外,英國海外出口市場的萎縮也不利于英國經濟的增長。一項針對2300多家英國中小微出口企業的調查顯示,英國中小微企業海外貿易繼續萎靡不振,超過三分之一的出口商預計未來盈利能力將下降。英國商會貿易政策負責人威廉·貝恩表示,英國退歐和能源價格沖擊對英國中小微出口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出口壓力。汽車制造作為英國制造業的代表也在遭受海外市場下跌的影響。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的數據顯示,2022年英國汽車出口下降高達14%,對歐盟出口同比下跌10%,對美國出口同比下跌達31.6%,導致的結果就是英國2022年汽車制造同比下跌接近10%。
分析認為,在這些英國經濟增長主要制約因素解決之前,對英國經濟增長抱有很大希望有些不切實際,盡管IMF預測的數據可能稍微有些悲觀。
關鍵詞: 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