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瑞士達沃斯閉幕的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主題是“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也指出,世界面臨地緣政治、生態環境、網絡安全等多方面的風險或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機構、企業能夠獨自應對這樣的全球性挑戰。
在全球攜手共同應對大規模“復合危機”的努力中,推動科技進步和公平可及,毫無疑問可以提供連接世界、增強互信、彌合裂痕的重要力量。
彌合數字鴻溝是全球可持續發展基礎
(相關資料圖)
互聯網的出現和信息通信技術的普及,大大推動了“地球村”發展。但在一些最不發達的國家,“連通”仍是一個遙遠愿景。
國際電信聯盟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目前,全球27億人仍處于無法接入互聯網的“離線”狀態,在最不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平均只有36%的人口“在線”。在非洲,只有40%的人口使用互聯網;而在歐洲,約90%的人口“在線”。
為彌合數字鴻溝,世界經濟論壇推出“愛迪生聯盟”,并在2021年9月發起“10億人生活挑戰”,旨在到2025年創造人們可負擔、可訪問、可使用的數字機會,幫助10億人連接網絡,以獲得更好的健康、教育和金融服務。
世界經濟論壇在2023年年會發布聲明指出,彌合數字鴻溝是一項復雜的挑戰,項目自成立以來已實現了目標的45%。此外,“愛迪生聯盟”通過啟動250多項相關倡議,已對90個國家4.54億人的生活產生了積極影響。
“在當今世界,數字包容性至關重要,它是實現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礎。目前所取得的進展,不僅已改善數億人的生活,更顯示出數字包容是一個可實現的目標,”世界經濟論壇技術領域的負責人德里克·奧哈洛倫說。
在新技術騰飛前彌合分歧
以量子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可能通過突破性應用推動整個數字社會的變革,影響從網絡安全到藥物開發等各個領域。然而,已建立量子計劃的國家與未建立量子計劃的國家之間可能會出現新的“量子鴻溝”。
當今量子技術領先的國家已顯現出整體量子生態系統。例如,英國國家量子技術計劃有超10億英鎊的投資,以促進工業界、學術界和政府之間的合作。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量子計算研究所已成功分拆出17家量子初創公司。在私人投資方面,美國和歐盟占據主導地位,分別有超過50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這個數字與整個南美洲只有兩家初創公司而非洲一家初創公司都沒有形成鮮明對比。
世界經濟論壇在本屆年會強調,世界正走向“量子鴻溝”,須避免該鴻溝進一步擴大。此外,世界經濟論壇還推出旨在為構建量子生態系統提供路線圖的計劃,通過與國家政府和區域經濟協會合作,在“量子產業進一步騰飛之前彌合分歧”。
變革性技術有助跨越鴻溝
“我們正處于能夠跨越鴻溝的變革性技術發展的開端,”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元宇宙等技術將為全球互動和合作創造條件。
專家指出,下一代互聯網將伴隨著融合“元宇宙”的技術而到來,預計到2024年,相關技術將創造一個價值8000億美元的市場。然而,這也可能會在改變當前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帶來新的挑戰。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世界經濟論壇于2022年5月提出有關定義和構建元宇宙的倡議,并與埃森哲公司和微軟公司在2023年年會期間合作啟動“世界協作村”,旨在定義和建立一個安全、公平、包容、可及、可互操作的“元世界”,以更加開放、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式幫助解決問題。
“元世界”尚很模糊,同樣將改變人類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卻已初見模樣。微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在年會上指出,“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這種“剛剛處于S曲線的開始”的技術將造福人類未來。
“技術將提供越來越多的方式將人們聚集在一起,”他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