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旅文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多個中國度假村接近滿房,海昌海洋公園設定2023年經營指標超2019年,華住三季度營收同比漲16.2%至40.9億元……近期,國內多家頭部文旅企業相繼釋放出積極信號,為行業增添一絲暖意。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行業加速出清,當前存活下來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力,未來積極推動供給側創新、提供高品質休閑產品的主體將迎來更多機遇。
頭部文旅企業擴張不止步
多重政策利好下,頭部文旅企業業績積極復蘇,并宣布擴張計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復星旅文從未停止擴張的步伐,每年都有新開業的度假村,包括位于千島湖、北大湖、日本北海道的相關項目。”復星旅游文化集團終身榮譽董事長錢建農說,復星旅文海外項目在2021年開始復蘇,2022年整體銷售利潤超過2019年同期;預計國內業務在2023年也會有較大反彈。
據了解,元旦期間,復星旅文三亞·亞特蘭蒂斯、麗江復游城等多項業務均超越2022年同期表現;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多個中國度假村也都接近滿房,引領行業復蘇和需求增長。在全球市場,Club Med2022年共新開7家度假村,全球2023年上半年預定額已大幅超過上一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
海昌海洋公園執行總裁張建斌介紹,公司在建的鄭州海昌海洋公園預計在2023年開園。此外,公司會加速打造精品海洋館。據悉,目前公司旗下精品海洋館數量接近20家,預計到今年底可以達到40至50家。此外,位于上海臨港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二期建設正在進行中,將于2024年開業。
據悉,近期海昌海洋公園經營加速恢復,其中海洋度假酒店目前入住率達到70%,春節期間已滿房,公司內部設定2023年業績指標將高于2019年。
與此同時,多家國際高端酒店巨頭也加速了擴張計劃。
近日,希爾頓集團在大中華區的第500家酒店在昆明開業,按照規劃,該集團未來3年在中國市場將繼續新增500家門店;萬豪國際集團方面則宣布,將繼續擴大旗下精選服務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版圖,預計2023年底前新增30家精選服務品牌酒店。
高品質文旅創新成業內共識
上海市文旅局局長方世忠說,文旅產業是流量型經濟的入口,也是服務型經濟的引擎,日益成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必需、品質生活的標配,這一大趨勢和邏輯沒有改變。在他看來,疫情有助于行業實現供給側結構改革,更加明白行業發展路徑和城市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行業逐步復蘇,積極打造高品質的文旅創新產品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頂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向宏認為,回顧旅游業發展,從星級酒店到觀光型景區,進而發展為度假酒店和度假主體。其發展核心推動力,是以游客需求以及消費方式的改變、城市化快速發展和社會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對于旅游本身,消費者會更加偏重對自然、生命、生活方式和一切影響我們周邊事件變化的感知體驗。文化和旅游的互融帶來旅游行業體驗升級和差異化創新,將成為整個旅游業下一步的主題。”
對此,錢建農表示認同。在他看來,需求不僅僅要被滿足、還要被創造。隨著宏觀環境轉好,接下來如何從供給端著手,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高品質的服務是當前文旅行業的重要課題。“目前國內單純滿足觀光旅游的住宿產品已經呈現同質化特征,不僅同質化、還面臨價格競爭,而度假本身可以作為一個產品,將體育活動、社交等囊括其中,可以產生的溢價空間更高。”
張建斌也認為,下一步,文旅發展的核心驅動元素是內容和IP,“過去消費者旅游都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未來一定是要沉浸在高品質的體驗中,停留時間更長,且與產品本身的內容產生更多互動。”據悉,目前海昌海洋公園正積極與“大鬧天宮”等一些國漫IP合作,提升游客的內容體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