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去年11月以來,隨著A股市場走出一輪強勁反彈行情,主動權益類基金開始收復“失地”,多只基金近三個月凈值反彈超過20%。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從歷史數據來看,A股每年均有一定概率出現“春季行情”。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在把握機會及時“上車”的同時,也要避免追逐“一致預期”,從而給交易帶來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12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近三個月凈值漲幅超過20%,其中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A、匯添富滬港深優勢定開、長城量化精選股票A、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分別上漲30.93%、29.48、28.59%、27.76%。
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連續調整后,A股能否在今年迎來“春季行情”?天風證券復盤了2009年到2022年共14個年份的開年行情。其中,2月份市場上漲概率較高,萬得全A的上漲概率超過70%,主流指數上漲概率也均超過50%。天風證券認為,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過去的財報披露規則要求創業板在1月31日之前披露年報預告,市場有一定的“避雷情緒”。1月末預告披露完畢之后,2月成長板塊得以“輕裝上陣”,市場緊張情緒緩解,此時上漲概率較高。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分析稱,“反轉效應”可能提高今年春季行情的兌現概率,中國股債市場均值回歸的特性較強,如果前一年市場收跌,春季更容易迎來反轉。
對于今年的春季行情能否啟動,諾安基金認為需要持續關注三大要素:第一,基本面修復彈性如何,其中消費場景的逐步修復與經濟復蘇的節奏需要重點關注;第二,穩增長政策具體落地力度如何;第三,資金面緊張能否得到緩解。
萬家基金表示,當前時間節點正值A股“春季躁動”的窗口期,元旦后各類消費刺激政策出臺,疊加市場流動性不錯,A股有可能會在這一時期有所表現。
同時,萬家基金對2023年的市場表現相對樂觀。其預計,A股在全球權益資產中有望保持相對強勢。2023年一季度市場在經歷短暫下探后,將緩慢地走出趨勢性震蕩上升行情,投資回報可能會比去年顯著回升。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當前強預期弱現實背景下,流動性預期邊際改善,風險偏好或將從低位走出,估值彈性有望擴張。基于此,市場有望開啟“春季躁動行情”,景氣度的重要性會相應提高。其看好成長板塊的持續性,建議逢低布局有基本面支撐、符合國家安全戰略方向的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導體等方向。另外,考慮到經濟修復是未來主要配置方向,建議把握政策節奏進行交易,關注相關的基建、地產鏈、消費及醫藥板塊。
諾安基金提醒,在流動性和基本面等因素刺激下,市場有一定概率出現“春季行情”。不過,普通投資者仍然需要警惕市場“誘多”,盡量避免追逐“一致預期”。如果市場風格出現逆轉,可能讓投資者面臨比較大的交易壓力。
關鍵詞: 基金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