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月13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國資委提出謀劃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方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12日,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國資委提出,2023年,各地要著力推動提質增效穩增長,著力抓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謀劃實施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方案。要著力加大國企科技創新工作力度,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要分類分層深化推進各地混合所有制改革,著力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大能源資源、糧食供應保障、戰略性物資儲備等領域布局力度,進一步突出實業、聚焦主業,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
??財政部修訂金融企業財務快報有關事項
財政部網站1月12日發布的《關于修訂金融企業財務快報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為進一步做好金融企業財務快報工作,全面及時掌握全國金融企業的財務狀況及資產質量情況,依據有關規定,財政部對金融企業財務快報以及編報說明進行了修訂。
??控規模保業績 基金“逢高”限購有玄機
近日,多只基金發布暫停大額申購公告,其中不乏績優基金。記者發現,有不少績優基金選擇在單位凈值上漲至高位時進行限購,并在限購后出現業績持續回調。一漲就限購,一限購就跌,何解?業內人士認為,上漲后限購通常是出于保業績的考慮,避免高位進入過多新資金攤薄收益。限購與下跌無必然聯系,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后續行情走弱,正好符合基金經理限購時的預判,或者是基金經理限購后進行了調倉。大額限購決策的背后通常有諸如控制規模、保持運作靈活性等原因。
上海證券報
??港股通開戶數環比大幅增長 投資者南向“淘金”熱情升溫
近期港股出現修復行情,通過港股通南向“淘金”的投資者也不斷增加。據記者了解,各大券商2022年11月港股通開戶數量、咨詢數量環比去年10月大幅增長,交易量不斷回升。目前這一勢頭還在持續,增量資金入市可期。中信證券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完善,參與投資港股市場的客戶越來越多。去年11月起,港股通交易量有回升趨勢,開戶量環比有明顯增長。
??8個交易日調研逾百家上市公司 基金開年加緊調研積極加倉布局
開年以來,公私募基金積極調研上市公司,目光瞄準了生物醫藥、電子元件、高端制造等方向。具體來看,祥鑫科技、東方電熱、京新藥業、華中數控、帝爾激光等公司受到青睞,吸引了超百家機構調研。談及后市,機構普遍持謹慎樂觀態度;從行業配置來看,機構看好醫藥、能源、消費、高端制造等行業。
??上市公司易主案例激增 民企與國資“同臺共舞”
1月以來,已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權擬變更事項。各路產業資本摩拳擦掌,積極下場“搶奪”合意公司控制權。從買家身份看,近期的易主案例和去年已有區別,從以國資為主轉變為民企、國資各半。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更多民企“跑步”入場,2023年A股公司控制權交易將持續繁榮。
證券時報
??頻頻收購建筑公司 光伏企業為啥爭當“泥瓦匠”?
2021年初,隆基綠能以超過16億元的對價拿下森特股份二股東一事將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概念推向前臺,并成為市場追逐的新熱點。近日,另一家頭部光伏廠商天合光能也大舉進軍BIPV市場,將入股龍元建設子公司龍元明筑,與后者深度綁定。在各路資本紛紛加持下,BIPV市場正處在爆發前夜。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的預測,2025年,我國綠色建筑市場規模有望超過9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5%。中金公司指出,假設窗戶面積占立面面積比例在40%左右、光伏發電玻璃的滲透率達到50%左右,保守測算2025年當年,全國發電玻璃的裝機容量或超過5GW。
??5G建設進入下半場 業態創新開啟高發期
1月11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23年要抓好十三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提到加快信息通信業發展,出臺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網建設,啟動“寬帶邊疆”建設,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完善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標準體系、應用體系,推進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受消息影響,12日5G概念活躍,麥捷科技盤中一度20%漲停,天威視訊、泰永長征、合力泰收盤漲停,其中天威視訊已連續3次漲停。
??再開工新建一批電站 抽水蓄能概念股有所回暖
日前,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接受央視采訪時,透露今年投資計劃。辛保安表示,2023年要加大投資,發揮投資對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2023年電網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他同時介紹,2023年,國家電網計劃再開工建設五座抽水蓄能電站,投運四座抽水蓄能電站,屆時該公司運行的抽水蓄能電站裝機規模將達到3800萬千瓦,是三峽總裝機的1.6倍。A股中涉及抽水蓄能概念的有16股,元旦以來,9只概念股的北上資金持股比例有所增長,三峽能源、金風科技、臥龍電驅、福能股份、中國電建的持股比例增長居前。
證券日報
??新年伊始A股定增市場迎來“開門紅” 18家上市公司集中拋出定增計劃
2023年開年不久,10余家上市公司相繼拋出定增計劃。1月11日,天地源、金辰股份同日發布定增預案。根據公告,天地源、金辰股份分別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2.5億元與10億元,主要用于項目建設等方面。截至1月12日,年內已有18家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定增預案,預計募資總額達161億元,資金主要用于項目融資、收購資產、補充流動資金等領域。對比而言,去年及前年同期均沒有上市公司推出定增預案。
??受益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爆 多家產業鏈企業年報預喜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隨著A股年報業績預告大幕拉開,多家產業鏈企業交出亮眼“成績單”。截至1月12日,已有鼎通科技、香山股份、億緯鋰能、祥鑫科技等企業披露了去年業績情況。業內人士表示,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成長性凸顯。當前我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大幅領先全球,本土廠商在服務、交期、成本等方面更具優勢,并在多個細分領域加速追趕國際頭部廠商,有望取得更多市場份額,發展空間巨大。
??券商股短期波動不改估值修復趨勢 財富管理主線仍是分析師“投資共識”
2023年開年以來,雖然券商板塊整體表現較平,但不乏個股表現出彩,目前財富管理投資主線標的走勢已“重拾升勢”,東方證券AH股齊漲。券商板塊在沉寂兩年之后,是否有望迎來“春暖花開”?近期,不少券商分析師看待板塊的觀點較為積極,普遍認為券商估值仍處低位,建議關注板塊估值修復行情。投資主線上,財富管理依舊是眾多券商分析師的“共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