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12日首次發布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結果,該結果表明,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2.58萬億噸,可以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是指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將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面以下的深部咸水層、枯竭油氣藏等地質體中,通過構造地層封存等方式實現二氧化碳與大氣長期隔絕的過程,按照封存位置不同,可分為陸域封存和海域封存,是降低溫室氣體含量、緩解溫室效應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海域地殼穩定性好、沉積盆地分布廣、地層厚度大、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巨大,但此前尚未開展基于實測調查數據的系統性評價。
中國地質調查局利用20余年海洋地質調查實測地質與地球物理數據,以及公開發表的商業性油氣勘探開發等資料,創新提出符合我國海域地質條件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方法與適宜性評價方法,首次系統開展評價,基本掌握了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資源家底。
關鍵詞: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