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周四(1月12日)橫盤整理,短端情緒更優,國債期貨窄幅波動、小幅收漲,銀行間主要利率債中長券偏弱,短券延續暖勢;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繼續加碼維穩春節前流動性,助力市場預期轉好,回購利率升勢趨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市場觀點稱,逆回購持續加碼使得資金面持續向暖,短券受益明顯;經濟復蘇預期揮之不去,則抑制長端交投情緒;至于最新公布的CPI等數據,則對市場未產生明顯影響。流動性有所緩和,盡管非銀機構質押信用債成交價格仍偏高,但融入難度已明顯降低。資金跨節平穩基本大局已定,接下來主要關注點將轉向下周MLF的續做情況。
【行情跟蹤】
國債期貨窄幅震蕩、小幅收漲,10年期主力合約漲0.01%,成交5.15萬手,較前兩日明顯縮量;5年期主力合約漲0.05%,2年期主力合約漲0.04%。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中長券偏弱,短券延續暖勢。截至發稿,10年期國開活躍券220220收益率上行1.75BP,報3%,10年期國債活躍券220025收益率上行1.75BP至2.8775%,3年期國債活躍券220026收益率下行1BP 至2.485%,1年期國開活躍券210202收益率下行4BPs,報2.31%。
交易所地產債多數上漲,“20世茂03”漲近12%,“21寶龍01”漲超10%,“21中交A”漲超9%,“15遠洋05”漲超6%,“15遠洋03”和“21遠洋02”漲超4%,“21遠洋01”、“19遠洋02”和“21碧地01”漲超3%。
中證轉債指數收盤漲0.16%,成交額399.12億元;華鋒轉債漲超8%,華宏轉債、太極轉債、盛路轉債和富淼轉債均漲超4%,勝藍轉債漲超3%,東財轉債和泉峰轉債漲近2%;藍盾轉債跌超5%,嶺南轉債跌超4%,惠城轉債和特一轉債均跌逾3%。
【海外債市】
亞洲市場方面,日債市場周四(1月12日)重返弱勢,早間市場消息稱,日本央行下周可能采取進一步措施解決貨幣寬松政策的副作用,日元受影響大幅上漲,而2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升至1.400%,一度創近8年新高。不過,許多日本央行官員對擴大收益率區間仍持謹慎態度,并深信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的可行性。
截至12日尾盤,10年期日債收益率報0.506%,上行0.5BP,3年期和5年期日債收益率分別走高2BPs和3.5BPs,報0.079%和0.269%。超長端品種同步走弱,20年期和30年期日債收益率分別報1.408%和1.631%,上行7.4BPs和2.9BPs。
市場傳聞稱日本央行可能會在下周上調通脹預期,并討論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措施來解決市場扭曲問題。五名接近日本央行的消息人士稱,盡管扭曲的收益率可能是1月17日至18日利率決議會議上的辯論話題之一,但許多日本央行官員更愿意花更多時間審視12月決定的影響。
【資金面】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公告稱,為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1月12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650億元7天期和520億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2.0%、2.15%。數據顯示,今日2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當日凈投放1150億元。
數據顯示,1月央行公開市場共有7000億元MLF到期,到期日在1月17日。央行通常會在當月15日進行MLF續做,不過本月因1月15日是周日假期,續做時間應該在下周一(1月16日)。
資金面延續偏緊,Shibor短端品種多數上行。隔夜品種上行3.9BPs報1.465%,7天期下行0.4BP報1.992%,14天期上行8.1BPs報2.204%,1個月期上行2BPs報2.194%。
【機構觀點】
民生銀行:我國內需開啟復蘇進程,將推升核心CPI的修復,并主導CPI中樞的回升。預計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1%,略高于2022年的水平。預計PPI將緩步走出2022年末的通縮狀態,全年同比漲幅約為0.5%左右。
光大固收:央行對跨節14天期資金的供給也較往年早了不少,這表達出其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的態度。預計未來幾天央行仍將供給較多基礎貨幣,為保持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營造有利的流動性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