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工信部:2023年優化布局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項目。1月11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23年要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長效機制,嚴格執行鋼鐵、水泥、玻璃等產能置換政策。優化布局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項目,提高鋼鐵等重點行業產業集中度。全面落實工業領域以及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改造,提高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
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居全球第一
(相關資料圖)
中國海油公布2023年經營策略和發展計劃
四川:到2030年全省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左右
原油:市場認為上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大幅增長是短期因素所致,投資者仍持續看好石油需求前景,11日國際油價顯著上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23年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29美元,收于每桶77.41美元,漲幅為3.05%。2023年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57美元,收于每桶82.67美元,漲幅為3.21%。
圖表: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單位:美元/桶)
成品油:中國汽、柴油批發價格顯示,1月11日中國汽、柴油批發價格上漲。全國92#汽油平均批發價格為8562元/噸,較前一日上漲69元/噸;柴油(含低凝點)平均批發價格為7768元/噸,較前一日上漲13元/噸。當日市場整體情況來看,國際油價10日上漲,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負向收窄,消息面存一定支撐。隨著汽油需求逐步復蘇,部分主營單位繼續上調汽油價格;柴油需求端支撐相對疲軟,價格以穩為主。
圖表:本周期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
煤炭:產地方面,內蒙古鄂爾多斯區域內部分中小民營煤礦陸續停產放假,國有大礦保持正常生產,整體煤炭供應略有收緊。陜西部分民營小煤礦陸續安排放假,整體產量有所回落。主產區煤礦主要以供應中長協和集團內部用煤為主,春節前終端補庫數量有限,工業用電需求一般,市場呈供需兩弱態勢。1月12日,秦皇島港港口煤炭庫存為540萬噸,與前一日持平。
圖表:秦皇島港港口煤炭庫存(單位:萬噸)
【要聞透視】
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居全球第一。當前,我國核電建設迎來高質量發展時期,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居全球第一。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商運核電機組54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領先。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核電裝機規模將進一步加快增長,發電量將大幅增加;到2035年,核能發電量在我國電力結構中的占比將達到10%左右。
中國海油公布2023年經營策略和發展計劃。1月11日,中國海油公布2023年經營策略和發展計劃。2023年,中國海油上調產量目標和資本支出預算。凈產量目標為6.5億-6.6億桶油當量,其中,中國約占70%、海外約占30%。2024年和2025年,公司凈產量預計將分別達6.9億-7億桶油當量和7.3億-7.4億桶油當量。2023年,公司的資本支出預算總額為人民幣1000億-1100億元。
四川:到2030年全省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左右。據四川省發展改革委1月11日消息,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四川省能源局近日印發《四川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明確,大力發展新能源。到2025年,全省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000萬千瓦、2200萬千瓦以上,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75萬千瓦左右;到2030年,全省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左右。
【情報速覽】
1月11日,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顯示,2023年1月2日-1月8日,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為177.80,環比下跌12.18%,同比下跌19.54%。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1月11日表示,2022年山西加大電力外送力度,全年外送電量達到14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55%,晉電外送省份增至22個。
據中國石化1月11日消息,2022年,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大牛地氣田生產天然氣30.57億立方米,連續10年每年穩產氣超30億立方米。目前,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日產天然氣超1500萬立方米。
中國中化旗下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近日在雄安新區正式注冊成立,成為中國中化首家落戶雄安新區的新能源專業公司。據介紹,中化新能源公司立足雄安新區,將先行先試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業務,同時聚焦氫能應用及加油站、油庫場景的分布式光伏技術改造等。
據當地媒體1月11日報道,比利時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盡管歐盟大幅縮減通過管道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歐盟國家仍在大量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與此同時,美國正從大量向歐洲出口天然氣中獲利。自俄烏沖突以來,歐盟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數量增長了60%,從非洲和中東進口量也增長了50%。(編輯:林迎楠、王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