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成都1月11日電?(記者陳健)新年伊始,在四川眉山市洪雅縣中保鎮聯合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奮戰”正酣。只見一條新修的機耕道穿過田野,道路兩旁的農田里,挖掘機來回穿梭,不時施展長臂平整土地。
【資料圖】
“每天有十多個班組緊張施工,村里一共有2000多畝耕地,都是永久基本農田,這次全部要建成高標準農田。”聯合村黨委書記黃明方說,建成后,這些農田將全部用于種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
聯合村位于丘陵地區,土地零散,坡多、臺地多、田埂多。過去,田間沒有農機作業道路,從種到收幾乎全靠人工。“由于沒有排灌設施,過去一下大雨,這片田就要被淹,變成爛泡田。”黃明方指著附近的一片農田說。
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就是通過平整土地、改良田型、培肥地力,配套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和田間道路等,將農田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能排能灌、宜機作業、環境友好、高產高效的高標準農田。
洪雅縣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與農機化股股長楊靜說,全縣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共8000畝,投資約2400萬元,2022年10月24日開工,預計在2023年4月底之前全面完工,確保大春生產順利進行。屆時,農田抗災防災能力將得到較大提升,農業經濟收入也將得到大幅提高。
目前,四川眉山各地正搶抓冬季有利時機,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在四川眉山市仁壽縣曹家鎮勤勞社區,7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正在施工。“我們組織鎮、村和社區干部,開展駐村蹲點服務,站在田坎上現場協調,確保項目建設能夠按期保質保量完成。”曹家鎮黨委書記黃小芮說。
在一些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較早的地方,農戶正在持續受益。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有耕地6320畝,其中高標準農田有3100畝,是四川省標準化程度最高的高標準農田示范樣板之一。
種糧大戶邵國東在永豐村種植了420畝水稻。2022年秋收,他種植的稻田經過四川省農科院專家現場收割、測產,平均畝產達到780.2公斤,屬于超高產。
“2022年夏天,四川遭遇高溫干旱,我們還能保持高產,原因就是村里經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灌溉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永豐村黨委書記李雪平說。
水稻秋收后,永豐村農戶采取“稻菜輪作”的方式,種植冬春蔬菜,現在地里的各類蔬菜長勢正旺。“這片地里種的是青菜,預計今年3月采收,已經提前和泡菜企業簽好了訂單。”邵國東說,得益于穩產高產的高標準農田,農戶增收更有底氣、信心更足。
據了解,眉山市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23.6萬畝,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產能增加10%至20%。目前,全市正在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百日會戰”,確保在大春生產前完成,為春耕生產打牢更好的基礎。
關鍵詞: 農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