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美國、德國、英國等多個國家頻現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信號,全球經濟迎來艱難開局。在大通脹背景下,世界經濟復蘇面臨更嚴峻挑戰,經濟增速或將進一步放緩。與此同時,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速有望回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多國拉響衰退警報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當地時間1月9日,美國國債收益率延續上周五跌勢,10年期美債收益率由3.55%跌至3.53%,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由4.24%跌至4.19%。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超過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近一年時間,近期倒掛程度進一步加深。
(相關資料圖)
市場研究公司DataTrek當天表示,目前兩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之差為約40年來最高水平,并對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發出強烈警告。
長期國債收益率低于短期國債收益率的反常現象被稱為收益率曲線倒掛,通常被視為經濟可能步入衰退的預警信號。
研究人士認為,這印證了去年3月以來美聯儲激進加息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美聯儲難以在大幅加息對抗通脹之際實現經濟軟著陸,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風險增大。
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的衰退風險也在上升。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表示,德國工業正經歷艱難的冬天,今年第一季度工業經濟前景依然承壓。德國聯邦統計局6日發布的數據也顯示,受國外新訂單環比顯著減少影響,德國去年11月工業新訂單環比減少5.3%。
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此前在秋季經濟預測報告中下調德國經濟增長預期,預計德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4%,明年將萎縮0.4%。另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德國經濟2023年將萎縮0.3%。
與此同時,仍處于“脫歐”陣痛中的英國也深陷經濟泥潭。由于通脹高企引發生活成本危機,英國多行業大規模罷工此起彼伏,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接連不斷的罷工潮凸顯英國經濟形勢的嚴峻。據英國《金融時報》對英國101名主要經濟學家進行的最新年度調查顯示,通脹沖擊在英國的持續時間將比其他國家更長,英國在2023年將面臨七國集團中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此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也預測,2023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0.4%,將是發達國家中最嚴重的衰退。
全球經濟復蘇艱難
機構普遍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延續低增長態勢,且增速進一步放緩的可能性在增大。
IMF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2.7%,其中,發達經濟體將增長1.1%,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增長3.7%。
報告指出,通脹達到幾十年來最高水平、大多數地區金融環境收緊、升級以及疫情持續,嚴重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前景,全球經濟面臨巨大下行風險。尤其是在應對通脹問題上貨幣政策可能出現失誤,更多能源和食品價格沖擊可能導致通脹持續更長時間。
在大通脹背景下,自去年開始,以美聯儲為首的多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持續上調利率,掀起一輪又一輪“加息潮”。隨著全球同步快速上調利率,流動性顯著收緊,資本開始逃離股票等風險資產,轉而流向其他避險資產,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對遏制經濟增長前景的“副作用”開始顯現。世界銀行表示,全球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同步收緊50年來罕見,明年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處于上升通道。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復雜風險挑戰,在低增長、高通脹、高利率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可能出現“滯脹”。據IMF預計,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今年或明年將出現經濟萎縮,數十個經濟體可能出現技術性衰退。未來,世界經濟復蘇仍面臨巨大考驗。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
盡管面臨重重挑戰,世界經濟仍有一些亮點和進展。觀察人士預計,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增長前景日趨分化,2023年,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速有望回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與發達經濟體經濟下滑形成對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3年增長相對平穩,亞洲地區表現值得期待。經合組織預測,2023年亞洲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將貢獻全球GDP增長的近四分之三。
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切坦·阿希亞等專家日前表示,雖然亞洲外部需求2023年上半年仍然疲軟,但內需將得到支撐。2023年亞洲經濟增速將超過其他地區。世界銀行泰國高級經濟學家杰蒂蓬·阿利亞布查預計,美國和歐盟經濟增速放緩,而東亞地區經濟將逆勢增長。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經濟持續恢復,將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的“順風因素”。
有鑒于中國經濟展現的韌性和潛力,國際社會普遍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美國《華爾街日報》《巴倫周刊》等媒體報道稱,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將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也將有力提升世界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彭博社認為,即使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增長正在急劇放緩,“中國也可以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國內需求驅動復蘇的故事”。
多家國際金融機構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將實現強勁增長。跨國金融服務公司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將有三到四個季度的強勁增長;2023年中國經濟將實現5%左右的增長。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中也預測,中國將從2023年年中開始復蘇,實現全年5%的增長。
有分析指出,世界經濟面臨復雜風險挑戰,需要各國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和國際合作,形成推動經濟穩健復蘇的合力。幾年來,中國保持對世界經濟增長最大貢獻者地位,發揮著關鍵的增長引擎作用,未來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持續提供動力。
關鍵詞: 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