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國底特律房價(美國底特律房子)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美國底特律房價(美國底特律房子)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1美元的別墅、美國汽車城倒閉的傳說在底特律早成為歷史,樊玉虎來到了這個美國最危險的城市,現在房價最低都要10萬一套,十年前就已沒1萬美金的房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底特律已排在全美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前十名榜單上,現早就恢復正常,我不親自來拍,就看不到真實情況,還是眼見為實,我已拍三天,真的出乎意料的安全繁華。
我站在GE公司拍對面加拿大的溫莎市,我也開到了黑人區破敗的地方。
樊玉虎駕駛中國車牌滬C從上海出發經過內蒙古滿洲里開進俄羅斯、歐洲、非洲,在東非肯尼亞蒙巴薩港開上船穿越到了北美洲,在美國紐約開下船繼續環繞美國一圈49個州!歷時二年
沒想到!美國房價增速最快的城市是波特蘭。
舊金山超過紐約,芝加哥墊底,還不如底特律。
西雅圖、丹佛表現不錯。
[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中國地理百科新號我發現邊境線上的城市,房價都便宜。底特律原先有180萬人口,現在只有70萬人口。原先170萬美元的一套房子,現在只能賣1.2萬美元。有人甚至花500美元就買了一套房子。底特律市東部就是加拿大。#跟著地理百科學地理# 底特律市在北緯42度北邊。遼寧省鐵嶺市也在北緯42度北邊。新疆的庫爾勒市在北緯42度南邊。吐魯番市在北緯43度。
我發現邊境線上的城市,房價都便宜。底特律原先有180萬人口,現在只有70萬人口。原先170萬美元的一套房子,現在只能賣1.2萬美元。有人甚至花500美元就買了一套房子。底特律市東部就是加拿大。#跟著地理百科學地理# 底特律市在北緯42度北邊。遼寧省鐵嶺市也在北緯42度北邊。新疆的庫爾勒市在北緯42度南邊。吐魯番市在北緯43度。
中國南方和北方城市分化越來越嚴重,北方的城市在逐漸的衰退,鶴崗并不是個例,一切還沒有到最后關頭。 2013年,美國汽車之城、位于五大湖區的底特律驚現“1美元,買走一套房”的廣告。但每年1·78%的房產稅(按評估價),修葺別墅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高昂的持有成本讓這些房子的實際價值為負。 低迷的房價背后,是整個城市的困境。產業競爭力下降,居民從185萬下降到70萬,街上大多是暮年的老人。2013年,底特律市政府因負債185億美元宣布破產,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城市。要知道,70多年前,這個城市還貴為美國的第四大城市、世界汽車之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免唏噓。
#上海頭條#2022年上海第一批新盤即將出爐,大家覺得明年上海的房價是跌還是漲呢?
有網友說:暴跌!沒有工業化、沒有制造業,就沒有實實在在的工作崗位,就會成為像美國底特律的房價一樣的。
暴跌應該不可能,上海的工作崗位不是靠工業和制造業的啊[捂臉]
有的說:微漲到大漲!大漲應該不太現實吧,畢竟國家調控擺在那!
有的說橫盤……
我個人覺得微漲或橫盤吧!看預測:郊區基本5萬/平,市區基本11萬/平起,相比二手房還是便宜的!大家趕緊提高積分抓緊在上海買個稱心如意的房子!
中國底特律,長春2021年2月200個熱門小區房價龍虎榜!
東北的四大沒落城市代表之一長春,整體樓市2021年2月第四周數據出爐,其中:
一、長春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9541元變為9547元,本周上漲6元,基本橫盤。
二、長春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63775套,63165套,63362套,持續上漲。
北方的城市,現在都很尷尬,長期處于橫盤以及跌跌不休的狀態,年輕人口的流失、GDP的失速、人口老齡化加劇等,都給北方樓市帶來一陣陣寒風,長春的業主們還山頂硬頂著,掛牌價格基本不降低,成交時間無限期拉長,可以用無價無市來形容長春樓市,誰接盤了,可以說就要繼續站崗好多年了。看誰扛得住更久了。有機會換到南方優質城市的,還是盡量早點置換,不然,真的和十八線的小城市一樣,賣不出,租不出,貸不到!
看官,你對長春樓市的未來怎么看,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房價也一樣,這只是一個數字,并不能真正代表什么。都說高房價不好,那美國底特律的房價跌到了白送,能說是好事兒嗎?都說房價低的城市最幸福,那鶴崗幾萬一套,真有很多人前去移民嗎?都說房價導致高生育減少,那也沒聽說鶴崗的出生率有多高啊,反倒是北京的孩子多,導致學區房在猛漲價。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談到中國的城市化問題,在姚洋看來,人口聚集帶來了中國的經濟地理重新布局,勢必會導致三四線城市的沒落。對人口流出的省份和城市怎么辦呢?對此,姚洋認為不用擔心,在他看來,任何一個地區的發展都有生命周期。“看一看美國的五大湖地區衰落得非常厲害,但衰落到最低點的時候也是反彈的時候。匹茲堡原來是一個鋼鐵城市,衰落得一塌糊涂,但過去的五到十年間已經重新活過來了,成了一個生物制藥的基地,隨之而來的是一些保險公司也遷移到那里,因為那里的生活成本非常低,所以就又活過來了。底特律前兩年是宣布破產,但宣布破產之時正是重新起飛之,已經跌無可跌了,市區的房子不值一分錢,所以很多都回來了,幾乎是零成本把土地和房子拿下來,改造一下就可以重新用了。我們國家也是同樣的,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的一些城市現在來看是相對在衰落的,但未來一定還有機會。
楊評:關于美國樓市,老楊也有所研究。經濟塌陷地區,如果能夠順利進行產業調整,經濟增長獲得新生,確實會帶動房價上漲,底特律房價(左圖)2018年以來不斷創新高,相比2012年上漲了一倍。但當前房價相比2000年只漲了46%;而全美20個主要城市(右圖),當前房價相比2000年上漲了152%。因此,從房地產投資角度,長線持有,還是要選城市能級高、經濟穩健、產業朝陽的城市!
你現在讓我去東北買房,我肯定是不干的!哈哈……
#你覺得房價一直降不下來的原因是什么是誰在阻礙房價下降# 我覺得,應該是供需還沒有出現大的變化,而且中國經濟仍處于平穩階段,那么房價就有支撐,難以下降。去看看美國底特律、日本大城市外的房價,降得很多,而且還少有人買,為什么?而美日的中心城市,房價還是很堅挺。我國針對房價的各種措施,包括房住不炒、調節貸款制度、售賣制度等,都是為了穩定房價,減少泡沫,避免大起大落,因為前些年房價大起,有泡沫風險,老百姓希望大降,但其實大降也存在風險,任何過高或過低的變化都存在風險。如果一個地方的房價出現大幅下降,會帶來一個預期,造成成交遇冷,房地產業可能受到打擊,牽連土地、家居、建材、家裝等市場及其從業人員,也拖累整個經濟。房地產比較理想的是穩中有降,或者在一定區間波動,既不能出現泡沫破裂,也不能想美日那樣出現無人接手、無人入住的破敗景象。
#官方:今年不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
房地產行業已經很慘了,如果房產稅試點,勢必行業會雪上加霜!
國內大部分人的資產都放在房子上,房價暴跌對誰都沒好處;
世界上房價暴跌的地方(日本東京、美國底特律)都意味著經濟崩塌;
房地產行業連三道綠線的龍光說垮就垮了,今天公布了債務展期方案!
房產稅能否降低房價?
任何商品增加稅收,肯定導致該商品價格更高,最多出現短期二手房增加,不會長期讓房產市場供大于求的,經濟學也只是說,供求關系短期影響價格波動,并不是說,供求關系能長期決定商品價格。
我一直強調,商品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的理論,是絕對錯誤的,由于這個錯誤結論,很多人認為房價上漲是由“炒房”推高的,而實際上,房價上漲的真正原因,和所謂的“炒房”,沒有多大關系,再嚴厲的打擊,都是徒勞的。
如果清楚了房價上漲的真相,你就不會等二三十年了,也不會指望政府或政策能幫你,能讓房價降下來。
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二個,第一個是貨幣量的增加,通貨膨脹使得所有商品價格指數上漲,房價不可能獨善其身,這是全國平均房價上漲的真正原因。
第二個是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公共設施和公共資源的增加增值,帶來房產的價值和成本的增加,價格上漲,這是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房價上漲特別快,特別高的真正“兇手”。
這二個因素導致房價上漲,你能改變哪一個,政府又能改變哪一個,房價上漲誰能控制住?
當然,房價下降今后還是會有的,目前就有,但會讓你大跌眼鏡,大失所望,房價下降的房產,根本就不是你需要的房產,也就是說,是沒人要的房子,沒人要的商品,才會價格下降,會白菜價,想要嗎?美國底特律的別墅,日本農村的一戶居,鶴崗玉門的廢棄房,都能免費送你。
前段時間銀行把房地產封得有點太猛了,差點把房地產給玩死,二手房市場也就算了,反正有房東自負盈虧,但是新房就不一樣了,影響面比較廣,所以不能那么狠。
要是房地產真破了,那么后果還是比較嚴峻的,老美的底特律,當年也是老美大城市之一,號稱汽車之都,結果一個金融WJ,涼涼了,失業率增加,導致底特律的犯罪率是老美其他城市的五倍多。
人不能沒有工作,哪怕工資低一些,只要有個事做,就不會容易出問題,當失業率比較高的時候,很多問題就會出現。
現在調控樓市,就要慢慢來,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那些房東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被套牢在里面,讓房企能順利轉型
抄個毛線底,越降越不能買
鶴崗個舊玉門、底特律、北海道就是例子
越貴的東西才越貴
北京20萬都值,長春6000都有泡沫
這就是中國房地產的趨勢
#高房價下,我們到底要核心技術還是房地產# 這種問題還需要回答嗎?肯定是要核心技術!
縱觀全世界,靠房地產起家的國家和城市,最后的結果是什么?看下美國的底特律,再看一下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候,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會陷入停滯,甚至倒退。
過去的十年時間里,中國房地產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種發展正常嗎?我們可以說是正常,也可以說是不正常,正常是因為我們這個國家也在飛速的發展,我們的經濟增長率、增長速度都讓全世界刮目相看,但不正常的是,房價已經嚴重的偏離了居民的人均收入承受能力,很多年輕人淪為了房奴,一輩子都在為銀行打工。而錢都掙到了房企的腰包里,再看看中國的房地產企業,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在海外投資,他們在給外國的學校捐款,@潘石屹 他們在為自己找后路,他們在投資來錢快的產業,但是他們沒有一個能夠沉下心來,像華為那樣發展高新技術,所以中國再多100個房地產企業,也不再出現一兩個華為好。
因為在未來工業革命4.0時代,真正能夠站在世界前沿的,能夠促進這個國家發展的,只有高科技,只有核心技術,而不是房地產。所以當前中國要解決的問題是卡脖子的問題,無論美國哪一屆政府上任,圍繞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經濟封鎖圈,想要沖破這個圈,靠房地產嗎?肯定不行!房地產只會拖后腿,真正想要突破這個圈,依靠的只有核心技術!
中國的房地發展有其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是中國人這種小農意識和思想,千百年來一定要有個房子住,房子就是家!就像如今的租車市場,在中國一直沒有形成,等哪天租房市場在中國逐漸形成的時候,中國人或許也會像國外一樣,大家租房住,在沒有生活壓力的情況下,年輕人才能有足夠的精力下沉到科研的基層,去做一些基礎研究,讓我們的國家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
“高房價”,實際并不是“房子價格高”的問題!
頭條關于“高房價”的討論,可以說是一邊倒,都認為是“泡沫,不正常,炒房的結果,”,還認為是影響經濟發展,對年輕人傷害很大,解決了高房價,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就好了,年輕人都能全心全意創新創業了,這是憑想像的美景,實際根本就沒有可能。
中國人努力降房價三十多年,但得到的結果,就是房價越來越高,這個結果,實際上應該讓國人清醒了,這個“房價”,實際根正常,也就是說,只有很正常的價格,才是沒有辦法降低的。
但是,某些國人到現在還不認可,還抱有希望,總認為是方法不對,政策沒到位,從來不從另一個角度看“房價”。
我今天不說道理了,沒人會認可,我只從另一個角度和大家一起看房價。
如果北上廣深的房價,都是低價,都能讓年輕人很輕松擁有,幸福生活,那么,全國絕大多數年輕人,都將擁入這些大城市,這些城市的公共設施和公共資源夠嗎?百姓居住生活所需的“居住生活環境資源消費”,也就是公共設施和公共資源的建設,維護和運行的費用,由誰來承擔?大家都只要避雨睡覺,就能生活一輩子了?這些城市會是人間天堂,還是人間地獄?
所以,所謂的“高房價”,實際是這個城市或地區的“居住環境資源價值體現,是居住權利資格的價格,是居住生活門檻高度的價格”。
而一個城市的公共設施和公共資源的建設維護和運行,必須有地方財政來保障,地方政府是“供貨方”,居住百姓必須承擔分攤這個財政開支,要么出土地出讓金,要么每個月支出房產稅,二者必有其一,也就是說,必須支出“高房價”。
真正的經濟學家,應該告訴大家,告知年輕人真相,高房價是很正常的存在,年輕人要生活這個星球,必須要努力跨過一個“門檻”,不是高房價,肯定會有另一個“高支出”存在,很輕松的生活,只有圈養的豬牛羊,而自然界能自主生存的豬牛羊,必須戰勝“虎狼”,必然要戰勝一個“天敵”,別指望別人,期待政府政策,來幫你降低這個門檻,戰勝這個“天敵”,你只有自身強大了,才能擁有自主生命權。
請中國人徹底醒醒了,特別是年輕人,放棄幻想,高房價并不是中國專利,而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高考分數線”,你有多大能力,你得多少分,就上相應的大學,就居住生活相應的城市。
歐美日國家的房地產政策,和中國不一樣,房子的價格雖然相對低點,但大城市的“房產稅”,同樣是高價,也就是說,大城市同樣是高房價!
如果要低價,鶴崗玉門,美國底特律歡迎你。
加拿大第一次買房記
剛來加拿大的時候我一直在中部的一個三線小城里租著一個TOWNHOUSE,也就說國內的聯排別墅居住,沒有打算長期居住。但是隨著老婆和女兒的登陸,買房就成了一個很現實而且迫切的問題。
當初我們置業的計劃是卡爾加里,多倫多極其周邊(首先淘汰溫哥華,對窮人不友好)在去過3次卡爾加里,特別是見識了5月下雪之后,就下定決心,不去,太冷!于是乎我們全家就開著新買的車穿越過美加邊境,浩浩蕩蕩的往多倫多方向出發,美國對于加拿大的邊檢可謂是相當寬松,拿著中國護照半個小時就通過了美國海關,而加拿大護照的都不下車直接就開走,穿過了小半個美國最后又穿越邊境回到了加拿大,嚴格的說就是沿著五大湖跑了一圈,比起從加拿大境內通過要節省將近1000公里的路程。
去多倫多的第一站是那個破舊的底特律對岸的溫莎,其實也好不了多少,但是一回到加拿大就感到整個世界都安靜了,再也沒有各種嘈雜,車速也從110順利的降到了80。溫莎是加拿大緯度最低的城市也自然是加拿大最暖和的城市之一,經過當地中介看了房之后,還有對對面抱著深深成見,我們迅速淘汰。于是就決定一路北上,緊接著就來到了我們第二個目的地安省倫敦,其實當時倫敦起這個名字的確也是有成為加拿大首都野心的,無奈對于多倫多,渥太華這些大城市的迅速崛起,只好獨立發展自己的工業,教育,醫療這些產業,所以就整個加拿大來看,倫敦的就業率,西人比例,教育,醫療水平都居于前列,其中Western大學擁有加拿大第一個諾貝爾獎,3M加拿大總部,龐巴迪飛機公司,加拿大豐田幾乎都在其周邊,加上抵達的時候是恰好的當地8月雨季,對于我們這種江南出生,喜歡溫暖濕潤氣候的我們來說,這里的濕度,溫度都正好,最最關鍵是房價比多倫多便宜一半。在中介帶著我們看完4套房都不太滿意,最后不經意的說還有一套比較好的房子,可以去看看是啥樣,就這樣很勉強的去看了一下,哪知道一下就入了全家的法眼。房子重要因素無非是區域,富人區,平民區區別很大,自然也有學區之分;房屋結構,比如大小,房齡,套型;周邊的配套;還有附屬設施。結果這套房子從哪方面都挑不出缺點,如果硬要說缺點,那就是當時的房價稍高,賣家開價72萬,房子位于當地北部富人區,面積為3500平方英尺,約合國內建筑面積不下450平,門面寬幅為65英尺,靠的也不是主馬路,臨近當地最大的購物中心,也緊鄰大學,往南走300米就是一個很大的河谷公園,非常適合散步和帶孩子游玩,而周邊配套,超市,銀行,加油站可謂是相當完善,中小的學區也是當地名列前茅的。
雖然房屋房齡27年,但是前房東把窗戶,屋頂,側板都做了更新,這些在加拿大都是相當重要和費錢的,所以外觀看起來倒像是10年多的新房。除了車庫的2個車位,車道可以停車4臺,房屋一層為2個獨立客廳,獨立餐廳,廚房,洗衣房,衛生間。二樓為4間臥室,2個衛生間,主臥獨立衣帽間。地下室為2個臥室,客廳,影音室(家庭電影院),冷溫儲藏室。而最令全家滿意的是后院,可謂是漂亮至極,有著一個很大的泳池,前面還有一大片花園,真是挑無可挑,選無可選。
房屋一進門就是一個復古式樣的弧形樓梯,進門換鞋廳真心足夠大,大門左側就是下沉式客廳,臨近客廳的是一個正餐廳,連接廚房和客廳。從正門也可以步入廚房,廚房櫥柜更新不久,有一個很大的就餐區域,雙開門冰箱,嵌入微波爐,灶臺,烤箱一應俱全,光是櫥柜就有3面墻之多。而廚房的南側是三個大型玻璃窗,做飯和吃飯面對泳池和花園,真是堪比身在頂級景區,跨過廚房就是最大的一個面積不下30平的家庭房,冬天全家圍著壁爐看電視的感覺絕對超贊的。
而2樓的布局也堪稱經典,主臥光是面積就有快50平,而主臥衛生間里有按摩式的浴缸,淋浴房,2個洗手池,光是面積就接近20平。其他三間臥室共用一個衛生間,也算方面,面積都在16平左右。
至于地下室,光是一個客廳足足有50平,原先的房主把這里設置成了乒乓和臺球室,我們倒是直接把這里改成了女兒的練舞房,在最南側和最西側是地下室的兩個臥室,也堪堪夠用,最出彩的倒是臥室和設備間之間的影音室,我配上了高清投影還有BOSE的音響,又新換上舒適的沙發,墻面妥妥的有150寸那么大,真的和電影院一模一樣的。
至于后院,那更是堪稱足夠精彩,前房東種植的櫻桃,桑樹,還有幾棵參天的大樹,后面大片大片的迎春花,繡球花,百合……花季真是美不勝收,最出彩的就是這個超大的泳池,帶熱水和咸水功能的,有深淺水區,面積超過30平,夏天在自家后院泳池游泳真是愜意人生。這些都深深的吸引了我們,回到賓館全家商量了一下就直接下了Offer,經過幾輪的討價還價,終于以68萬成交。
于是乎,兩個月后進行了交接,說真的,當時我們全家都認定這個房子就是我們的DREAM HOUSE,而且會長期居住,可惜的是僅僅兩年,我們就又換了新房,這個是后話了。
鶴崗曾以5萬元一套房引起國人關注,并且吸引一批渴望買房的人奔赴此地買房安家。
然而,當初買房的人又陸續賣房撤出鶴崗。如果是投資客,肯定沒有希望,你還指望這里的房價會漲嗎。想定居的人也因工作機會少薪水低而被迫離開。
鶴崗是黑龍江省東北部地區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能源工業城市。鶴崗曾是東北四大煤城之一,曾經繁榮一時,隨著煤炭資源枯竭,國家面向清潔能源發展轉型,人口不斷流失,鶴崗從繁華煤城變成了一座鬼城,其房價率先實現了馬云所說的白菜價。
鶴崗是城市產業空心化的典型例證,外國也有類似案例,比如美國的底特律,有汽車城之稱的底特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都在此設廠。三大汽車制造商跑路后,底特律不僅經濟迅速下滑,治安混亂,成為犯罪之都。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正式申請破產保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城市。
人口流失與產業空心化,將會成為許多城市沒落的主要原因。
七普的結果顯示,2021年中國人口的凈增僅有48萬人,為歷年人口普查最少,我想以后只會更少,出現負數也是正常的。
沒有人,也沒有產業,沒有產業,人就會流失。沒有 人的城市是無意義的,如果一個銀行里沒有錢一樣,只是一個空殼。
顯然,未來城市的洗牌也是殘酷的,人將會是一個爭奪的重點。
#房價# #房子# #房地產# 房地產的支柱到底是什么?
有人說是金融,沒錢啥也干不成。
只說對了一半,銀行不是傻子,如果沒有居住剛需,房子沒有增值和漲價預期,誰會買?銀行也不會貸。
也就是說買房子的背后是民眾的“剛需”
啥是民眾的“剛需”?
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政治文化經濟科技發達,吸引大量的就業人口,同時這些就業人口帶動了其他非常多的配套產業跟進,這時候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持續注入,進而帶動了各類居住建筑(住宅)需求旺盛,這就是“剛需”。
剛需的背后是城市的各種資源和產業發達且集聚,而且是越集聚越集聚,房地產自然更興旺。反之,城市產業衰落,人口跑了,房地產自然玩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底特律,因汽車工業而發達,因汽車工業衰落而衰落,最后房子一美元一套獨棟別墅都沒人要。
因此,房地產短線看位置,長線要看這個地區的經濟是否“可持續發展”,這是這個地區房產保值增值的決定要素,是房價最大的命門。
從宏觀角度說,要想讓中國的房地產產業可持續發展,中國的經濟必須先“可持續發展”,這引出了下面一個話題:
如何讓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圖片底特律繁華后的衰敗)
在某些領域,美國的物價之低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先說汽油,美國汽油全國均價比全球平均油價便宜50%左右。由于美國汽油實在太便宜,鄰國加拿大住在加美邊境附近的人常常油箱一空便兜到美國加滿油箱回去,有些貪小便宜的甚至在后備箱再塞幾個油桶一并裝滿。
汽油是給汽車準備的,美國的汽車價格也很便宜,較加拿大的同類車通常便宜20-30%,且越是豪車越便宜,為防住在加拿大、墨西哥的人“蹭便宜車”,美國煞費苦心設置了種種限制。
電子產品和通訊費用也很低廉,如iPhone價格比國內低個30%不是夢。
品牌服裝、手包或其它奢侈品,美國的價格普遍比中國大陸便宜40%,甚至更多,不過這方面爭議較大,因為美國奢侈品品牌大多被視作二線品牌,如果一線品牌其性價比未必勝過去歐洲免稅店買。
網上曬最多、也最容易引發熱議的,是“便宜的美國超市物價”,這個就得看情況了。
普遍來說,美國超市的物價水平的確是較低的,如在西雅圖沃爾瑪和好市多,土豆、洋蔥、青椒等蔬菜價格普遍在0.20-0.35美元/磅徘徊,蘋果、橙子等1塊多美元/磅,有些打折時段和某些品種更低于1美元/磅,雞肉特價時也有買到1.99甚至1.59美元/磅的。牛奶、飲料、服裝、鞋帽和家電用品等的價格也很吸引人。
但如果您選擇的是較高檔的生態超市或“白領”超市,價格就并非如此了,比如西雅圖著名的生態食品超市Trader Joes,同樣的青椒價格要高出一倍有余,都不打折時甚至高過4倍以上。
便宜超市也有門道,比如牛肉,許多華人在網上曬的4、5美元一公斤的有沒有?當然有,但那些是所謂“最差部位”的牛肉,離它不遠的冷柜里恐怕就扔著40-50美元/公斤的所謂“最佳部位”牛肉。美國人的牛肉檔次,是按照“是否適合做牛排”來劃分的,4、5美元一公斤的牛肉的確不適合做牛排,但非常適合做土豆燉牛肉或干切醬牛肉,而這些恰是華人的菜肴,因此對華人而言大呼“便宜”沒有什么問題。同樣,不同種類的蘋果價格相差一兩倍,如果便宜的那種恰是您的最愛,那么恭喜您,賺到了。
至于那些曬“飯單”的,水分就更大了:美國在正規餐廳用餐一點也不便宜,如果兩個人用餐,一頓花掉30-50美元是“毛毛雨”,這還沒算小費。若是去麥當勞之類倒是便宜得多,但一般一個人吃飽一頓午餐也要8美元左右,這個價錢不貴,但要說很便宜也并不見得。至于“1.5美元吃飽”那種也的確有,比如超市附屬食肆的“熱狗套餐”,1.5美元可以買一個熱狗加一個飲料紙杯,熱狗不算小,飲料可無限續杯,胃口小的基本能吃飽,胃口大的也能混個水飽,但如此“餐廳”的檔次不問可知,客觀指出其確實存在是應該的,但以偏概全,說“美國飯館吃飯很便宜”,就有些睜著眼睛說瞎話了。
至于說美國房價便宜的就更要說道說道了:大多數地方的美國房價的確不貴,筆者的一位文友在德州買了一幢帶莊園的獨幢大宅,只花了不到6萬美元,而另一位幾年前在底特律郊區置業的朋友則只花了1萬多美元就購入一幢湖畔獨棟“法拍屋”,許多人常常“曬”一些“中美同類房屋比價”來“氣人”,以至于許多中國人對“美國房價便宜”深信不疑。
其實這種看法是以偏概全的:大多數美國城市和幾乎所有鄉村的房地產都很便宜,但美國人口集中度遠超過中國,那些人口集中的都市和豪宅區,如紐約和洛杉磯的大多數街區,舊金山灣區等,價格近乎世界之最。不僅如此,大都市市中心的房屋租金之貴也是令人咋舌的,如紐約和華盛頓某些社區,月租基本上穩定在2000美元以上(1睡房,水電停車另外付費)。至于西雅圖這等“失敗城市”房價何以如此低廉,恐怕不說也罷。不僅如此,美國不動產都要繳納額外的費用(房地產稅、房屋保險、財產稅,共管屋還要繳納物管費),這些費用負擔之重遠非國內“養一套房”可比。
其實“物價”不僅包括“物”的價,也包括無形的商品,如人工服務的價格,而在這方面美國就毫無優勢可言了。比如送貨,哪怕是買家具或電器,要送貨就得加50美元“起步價”,就這樣送上門的還是裝在箱子里,如果請他們安裝,計時付費,至少150美元/小時。正因送貨和安裝如此昂貴,美國家庭才會熱衷于備一輛皮卡(免得花錢請人送貨),且許多人都能裝會修,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
在美國,凡是沾上一個“人”字,價錢就絕對低不了:比如馬桶堵了,屋頂漏了,車庫門壞了,請師傅來修,照樣是“起步價加計時”的“高消費模式”,有些還要另加返程費;雇月嫂或鐘點工在美國則絕對算得“奢侈消費”。
至于那些說“美國醫療福利好”的個別人,恐怕就是成心搗亂來了——美國是工業化國家中唯一的非福利醫療國,隨便看個什么小毛小病,光“全科醫生”掛個號就要收60美元以上,如果需要看專科,掛號費打底150美元,檢查、用藥、治療都要另外再花錢,如果有商業保險一般還能吃得消(有趣的是美國醫生開賬單是可以討價還價的),若沒有,看一次病花掉幾千美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關鍵詞: 美國底特律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