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四(1月5日)整體走弱,活躍商品多數收跌。其中,能化板塊繼續領跌,SC原油主力合約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收盤跌超5%,低硫燃料油(LU)、燃料油,PTA跌幅也均在3%以上,另有包括短纖、苯乙烯、塑料在內的多個化工品尾盤跌幅在1%乃至2%以上。相比之下,日內僅雞蛋、生豬和淀粉3個品種終盤漲幅超過1%。
(資料圖)
截至5日下午收盤時,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76.10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2.57點,跌幅1.61%。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1月5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生豬延續反彈 庫存連降玻璃強勢運行
1月5日國內商品市場情緒依舊低迷,上漲品種較少。其中生豬主力合約延續反彈,收漲1.24%。對需求回升的預期推動了豬價的反彈,不過,目前生豬整體供應壓力仍舊較大,按照官方統計來看,生豬產能仍處于回升周期,生豬存欄也在高位運行,供應壓力仍舊是限制豬價漲幅。據新湖期貨分析,雖然豬肉的節前消費旺季或許不及往年,但較目前一定會有增加,并且報復性消費很可能出現。再看供應端,華泰期貨認為,豬價在沒有大肥集中去化的情況下將維持震蕩偏弱的狀態,如果出現大肥去化價格將進一步下跌。
玻璃主力合約5日保持強勢運行,收漲0.60%。除宏觀面繼續給玻璃市場帶來樂觀預期以外,庫存連續下降也給予玻璃盤面有力支撐。據隆眾資訊,截至1月5日當周,全國浮法玻璃樣本企業總庫存環比下降2.55%,連降4周,創2022年4月份以來最低值。不過從分項數據來看,當周全國范圍內僅華北、華中地區玻璃市場在下游適量備貨背景下產銷尚可,其余地區產銷多顯一般,小部分品牌通過提漲價格提振市場信心,但缺乏需求共振,場內觀望情緒較濃。展望后市,弘業期貨提示稱,春節臨近,玻璃下游需求將面臨縮減預期,1月份開始加工廠陸續放假,預計下游需求或走弱;且經過近期的備貨,投資需求亦將減弱。
此外,雞蛋、淀粉主力合約均漲超1%;蘋果主力合約盤中一度漲超2%,尾盤回落收漲0.94%。
SC原油連續兩日單日跌超5% 聚酯鏈產品全線承壓
在國際油價連續下挫的拖累下,國內能化品種集體走弱,其中,SC原油更是連續第二個交易日錄得超過5%的跌幅。截至5日收盤,SC原油主力合約收跌5.75%,領跌當天商品市場。新年伊始,原油市場明顯受到2023年歐美主要經濟體可能陷入衰退風險的拖累,國際油價連續兩個交易日跌超4%。與此同時,路透社的調查顯示,歐佩克2022年12月的產量環比增加了12萬桶/日,也些許緩解了油市供應端的擔憂。不過,國投安信期貨依然認為,歐佩克及俄羅斯供應難有實質增量背景下,油市供應偏緊預期難以證偽,需求“弱現實強預期”格局延續,但國內出行需求最為悲觀的時候或已過去,一季度供需面對價格仍有支撐,預計油價持續走弱幅度有限,盈虧比對多頭相對有利,但短期需要關注海外宏觀預期對價格節奏的擾動。
油價連續大跌削弱了能化板塊的成本支撐,并放大了部分品種基本面走弱的利空影響。截至5日收盤,除低硫燃料油(LU)和燃料油跌4%以外,PTA、短纖也在5日分別收跌3.07%和2.99%。對于紡織原料品種而言,春節假期臨近、下游停工放假帶來的需求沖擊和開工率提升的供應沖擊,成為相關品種的另一大利空。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當周,國內PTA裝置開工率環比上升2.4個百分點,至64.36%,短纖開工率也環比上升2.35個百分點,至77.61%,相比之下,下游織造的開工率卻環比下滑近10個百點,至19.90%,創下一年多來的開工新低。在中信期貨看來,從估值和驅動因素結合分析來看,PX價格回落,PTA供應趨增,PTA期貨短期存調整壓力;而短纖市場生產相對穩定,而下游生產減弱,使得短纖產銷維持偏弱狀態,并助推短纖工廠庫存連續回升,短纖期價短期震蕩走弱。
其他品種方面,金屬、農產品5日也大面積走弱,銅、豆粕、棕櫚油等收盤均跌超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