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連1月5日電 題:唱好“三字訣” 插上新翅膀——大連重大項目建設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蔡擁軍、郭翔、張博群
小寒時節,冬意正濃,大連灣海底隧道施工現場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我們正在加班加點地推進隧道內機電安裝等后續工程,讓這條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早日通車。”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部負責人說。
【資料圖】
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大連正分秒必爭,以高質量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夯基蓄勢。
謀“新”字 面向未來發展“筑城”
在大連西部的英歌石科學城施工現場,塔吊高聳、機器轟鳴,數百名施工人員往來穿梭。“目前在建的包括遼寧濱海實驗室、遼寧黃海實驗室等項目。”大連英歌石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一座座高能級實驗室正在從紙上藍圖變為現實圖景。
作為老工業基地,大連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時期,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連發揮創新平臺的“火車頭”作用,2022年新認定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53個,組建產學研聯盟510家。
大連市英歌石科學城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英歌石科學城將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水平科研資源為牽引,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聯合體,打造創新科技策源地。
瞄“準”字 緊盯產業升級“新賽道”
在大連北部,由遼寧省、大連市政府與招商局集團共建的太平灣合作創新區,兩棟鋼結構廠房剛剛封頂。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這里建成后將成為新能源產業園。
“新能源產業園已經吸引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入駐。”太平灣合作創新區投資促進局負責人說,氫能商用車產業基地及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正加緊建設,并已與風電產業上游近20家配套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大連瞄準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等優勢產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22年,大連開復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510個,增長51%,產業項目投資占比不斷提高,重點在精細化工、裝備制造、潔凈能源等領域。
大連緊盯產業升級“新賽道”的頂尖頭部項目,重大項目“儲備庫”形成滾動效應,搭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
抓“快”字 滿弓發力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清晨,大連地鐵5號線后關村車輛段,編號為0501的嶄新列車緩緩駛出停車庫,進行空載試運行。中鐵大連地鐵5號線現場技術負責人說:“經過6年多的不懈努力,這條貫穿大連南北的地鐵離正式開通運營越來越近了。”
大連在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領域超前謀劃、主動布局,發揮其穩增長、保就業的“壓艙石”作用,并充分釋放其在惠民生、助產業等方面的效能。
不久前,位于大連莊河市的500千伏冷家變電站建成投運。“該項目是莊河海上風電場電力外送新通道。”國網大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說,項目輸送能力達到150萬千瓦,在滿足當前風電消納的同時,為當地后續風能、太陽能發電消納預留空間。
大連市發展改革委重點項目處負責人介紹,2022年,大連開復工重大項目總投資1.49萬億元,同比增長50.5%,“今后,大連將持續加大項目建設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工作力度,抓開工、搶進度,促在建、保投產。”
關鍵詞: 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