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2023年匯市展望】美元“強勢”難改 仍有上行空間

2022-01-03 09:14:48 來源: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月3日電 2022年,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詞即美元、通脹和加息。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美國前財政部部長約翰·康納利20世紀70年代所發表的這句傲慢的言辭再度被驗證。2022年,全球遭遇了四十年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元卻以詭異的姿態沖擊著全球市場,牽動著各類資產的走向。美元單邊主義加速進化,國際貨幣體系嚴重失衡,強勢美元令全球經濟動蕩不安。

美聯儲實現40年以來最激進的加息


(資料圖片)

根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美國通脹水平逐步上升,2021年11月CPI升至6.2%,之后物價保持快速上漲態勢,最終在2022年6月達到了此輪通脹周期的最高點9.1%。

為抑制通脹,美聯儲從2022年3月開始加息,并在6月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計劃。全年共計加息七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最終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4.25% - 4.50%,達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聯儲在3月和5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分別加息25個基點和50個基點;并在6月、7月、9月和11月連續四次加息75個基點,為四十年以來的首次;隨著美國通脹水平見頂回落,美聯儲在12月的年內最后一次議息會議上放緩了加息幅度至50個基點。

6月份之后,美國通脹水平呈現回落,但CPI仍然保持在近8% 的歷史高位附近。直到11月CPI數據公布,美國通脹才出現了穩步放緩“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不過,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令通脹拐點初現,但距離美聯儲設定的長期目標仍相差甚遠。通脹回落并不代表著“重回目標”,目前美國物價水平仍然很高,通脹壓力已從能源和食品價格向服務業蔓延,而涉及住房和勞動就業的服務業價格更為頑固。若要通脹重新回撤到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恐怕并不是貨幣政策可以實現的,甚至難以在2023年達到。

2022年美元一家獨秀走勢強勁

對于許多國家的貨幣來說,2022年是非常動蕩和困難的一年,而美元則一直是投資者的避風港,全球幾乎所有貨幣對美元匯率都在下跌。衡量美元兌一籃子六種主要貨幣的ICE美元指數(DXY)累計上漲了8.2%,這是其自2015年以來的最大漲幅。若非在第四季度美元逐漸從高位開始回落,顯露出升勢乏力的跡象,美元指數2022年的漲幅將更為驚人。美元本輪升勢從2021年年初開始,并在此后的七個季度里就幾乎沒有出現停頓。

二季度之后,隨著美元漲勢變得更加陡峭,多數非美貨幣貶值至歷史低點。其中,日元兌美元跌至24年低點,成為貶值幅度最大的G10國家貨幣;歐元兌美元也在近20年以來首次跌破平價;同時,以斯里蘭卡主權債務違約為標志,新興市場遭遇了大規模資金外流壓力,南非蘭特兌美元一度貶值超過20%。

由于新冠疫情持續、全球經濟復蘇遲滯、俄烏地緣問題沖擊能源和農產品市場,導致全球商品供應緊張通脹高企,世界各國的日子都不好過,而美元升值無疑是雪上加霜。美元急劇升值在全球范圍產生嚴重破壞性后果,相對于強勢美元,大多數國家的貨幣都很脆弱,貨幣貶值進一步沖擊商品和服務價格。

全球“去美元化”潮流涌動

年內,僅有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墨西哥比索和港元兌美元出現了上漲;阿根廷比索、埃及鎊、土耳其里拉、烏克蘭格里夫納兌美元跌幅均超過25%,其中,阿根廷比索兌美元跌幅逾40%。不少國家開始尋求擺脫美元霸權,一些主要經濟體正在探索繞過美元的貿易方式,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嘗試去美元化,減持美債、推動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積極尋求在國際貿易中使用雙邊和多邊貨幣協議結算交易等等。

在俄烏地緣沖突爆發后,美國與歐盟、英國和加拿大發表共同聲明,宣布禁止俄羅斯主要銀行使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國際結算系統。美國操控SWIFT的做法令全球警覺,連其歐洲盟友也推出了INSTEX系統抗衡美元霸權。TIC報告公布的38個主要美債海外持有者中有21個官方機構凈拋售了美債,比如,前十大海外美債持有者中,僅有比利時和法國增持,其他債權人均減持,其中日本、中國和英國的拋售幅度最大。

目前,美元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中占比從2016年第一季度的65.46%降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59.15%。美元在國際支付結算業務中占比持續下降,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的最新數據統計顯示,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中跌至41.38%,歐元則提升至36.12%。按照這個趨勢,美元可能將失去世界頭號支付結算貨幣的地位。由于全球美元外匯儲備下降、對美元資產及美元跨境支付結算需求減少,美元投資和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交易的規模相應縮小,而這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去美元化”進程。

2023年美元“強勢”難改

一般而言,強勢美元受到兩方面的支撐。一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當美聯儲持續加息并將利率保持在一個相對高位時,將會提高購買美國資產的投資回報率,進而吸引大量的資金流入美國,推動美元走強;二是美國經濟狀況明顯比世界其他經濟體更加穩固,經濟增長更加明顯,投資者尋求避險并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而向美國市場注入資金。

近幾個月以來,美國通脹出現了明顯放緩的跡象,使得市場交易2023年衰退以及降息的預期越發強烈。美元指數在2022年第三季度末漲至二十年高位114.78后,于第四季度開始調整,短短三個月跌幅逾7%,這也令投資者開始轉向看空美元。美元調整是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的體現,但是市場交易邏輯明顯違背了美聯儲的論調。

(1)美聯儲貨幣政策何時轉向?

截至目前,美聯儲的決策者們從未“松口”暫停加息。美聯儲在11月會議紀要中清晰地表明,聯儲官員對“通脹前景感到不安”,在高通脹和強勁就業市場的經濟大環境下,2023年聯邦基金利率將升至“略高于此前預期”的水平。

12月,美聯儲在加息50個基點后,并再次強調70年代大通脹時期的“慘痛教訓”告誡美聯儲不要過早進入降息周期。鮑威爾也多次表示,恢復價格穩定可能需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限制性的政策立場。美聯儲將繼續堅決致力于將通脹率降至2%的目標,堅持緊縮政策直至通脹目標達成,并預計持續加息將是適當的。

12月,美聯儲放慢了激進加息的腳步,但這距離降息依舊遙遠。美聯儲向市場傳遞出了新的貨幣政策信號:2% 的通脹目標不變,但加息空間有限;市場流動性將進一步收緊;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存在,但不會降息。

2023年,通脹仍將繼續成為影響美聯儲決策的重要因素。在加息轉向前,鮑威爾也曾暗示貨幣政策框架的目標函數權重將由通脹逐步轉向就業。這意味著在實現通脹目標的道路上,美聯儲也要更多地考慮到經濟活動、就業和金融市場穩定等情況,特別是美國經濟衰退的變化。

(2)激進加息為美國經濟前景埋下衰退隱患

通脹持續“高溫”逼迫美聯儲激進加息,為美國經濟前景埋下衰退隱患。高利率推高美元,對貿易造成沖擊,也提高了貸款成本,侵蝕了美國家庭的財務空間和購房能力。2022年11月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0.6%,創近一年來最大降幅。支出增大、收入減少,令美國消費者購買力大幅下降,消費者對商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動力。美國家庭債務總額2022年第三季度暴漲3510億美元,創2007年以來最大增幅。隨著家庭債務增加,拖欠債務的情況也日益增加,美國民眾生活飽受困擾。

市場對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的擔憂日益升溫。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學家普遍預計,隨著美聯儲連續大幅加息加之通脹長期居高不下,未來一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升至65%。

美聯儲最新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顯示,利率上升和通脹高企繼續對經濟活動造成壓力,美國經濟活動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不及上一份“褐皮書”期間的溫和增長。其中,紐約、堪薩斯城等轄區經濟出現小幅下降,僅5個轄區經濟出現輕微或溫和增長。展望未來,各轄區認為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也有所加劇。

同期,多數轄區就業人數溫和增長,但對勞動力的需求整體減弱。盡管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但企業招聘和留住現有員工的難度有所緩解。同時,少數轄區薪資壓力有所緩解。物價方面,大部分轄區居民消費價格溫和或強勁上升,但整體漲幅有所放緩,反映出供應鏈改善和需求減弱帶來的雙重削弱效果。

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多數選民預計美國經濟將繼續惡化,其中83%的共和黨選民預計2023年美國經濟將更加糟糕。同時,高達66%的選民認為美國經濟正朝著錯誤方向發展。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表示,高通脹和美聯儲加息正在“侵蝕一切”。隨著美元走強,國際市場上流通的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將繼續走高,“很可能使美國經濟脫軌,引發輕度甚至嚴重衰退”。

投資銀行集團杰富瑞貨幣市場經濟學家湯姆·西蒙斯表示:“這將是一場典型的衰退,2023年初將先看到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發揮作用,企業獲利明顯縮水,開始采取行動削減開支,經濟增長大幅放緩,通脹也將下降。”

3)2023年該如何交易美元?

高盛認為,美國經濟能夠避免陷入全面衰退,美聯儲仍未具備持續轉向的條件,隨著利率繼續上行,美元或繼續主導2023年全球匯市走勢。高盛表示,美聯儲在2023年之前就開始放緩加息步伐,但將延長其加息周期。在該過程中,美國經濟顯示出“持續的韌性”,能夠避免陷入全面衰退。一旦美國陷入全面衰退,標準普爾500指數可能會最低降至2900點。由于其他央行難以跟上美聯儲的加息步伐,美元仍有上行空間。

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美元指數主要是由六大幣種構成:其中歐元占比達到57.6%,日元13.6%,英鎊11.9%。也就是說,美元指數的走勢除了與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密切相關之外,也與美國經濟和歐元區,日本、英國經濟表現密不可分。當下,歐洲正面臨著高通脹和經濟衰退的雙重風險。俄烏沖突和歐洲能源危機引發歐元區中德國等核心國家經濟基本面持續惡化,歐洲高利率和低經濟增長乃至負增長并行風險攀升,進一步降低了歐洲政府債務可持續性,歐元區主權債務風險上升,歐洲部分國家已經出現經濟衰退跡象。隨著歐元區債券利差進一步收窄,這一風險可能被市場低估,屆時歐元或再度走低。

在美聯儲未停止加息的前提下,通脹率沒有回到4.5%以下,美元長線仍是偏多看待。顯然對于美元2023年走勢,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美聯儲暫停加息的時間點和全球經濟能否走出衰退。在這兩個因素明晰之前,美元仍將會保持一個相對的強勢。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