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基金重倉的大藍籌、白馬股等權重表現持續低迷,即便是最熱門的新能源賽道也“翻車”了。對于大多數基金投資者而言,當下不得不忍受基金凈值明顯回撤帶來的痛苦。
不過,年內也有一些基金在凈值回撤上展現了一定的控制優勢,給持有人帶來了較好的持有體驗,因此受到市場青睞。
2022年行將結束,有哪些主動權益基金在行情普跌中做到了低回撤?有何特征?
(資料圖片)
59只高倉位基金搶戲
最大回撤,是指一段時間內基金凈值從高點回落至低點的幅度。震蕩市場下,基金凈值的最大回撤程度往往成為持有人持基體驗的重要指標。
證券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來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部出現大幅回調,最大回撤分別為21.58%、32.49%、36.71%。在此市道下,權益類基金凈值也普遍出現了較大回撤,同期股票型基金總指數最大回撤為25.63%,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最大回撤為26.21%。期間,多數基金產品表現不佳,但仍有59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回撤控制在在15%以內,明顯跑贏大盤,而這些主動權益基金截至三季度末的持股市值占比均不低于50%。
具體來看,金信智能中國2025、景順長城能源基建A、大成致遠優勢一年持有A和銀河嘉誼A等最大回撤相對較小,均未高出10%。從基金經理的角度看,鮑無可、林英睿各有6只、4只基金出現在低回撤基金名單中,馮漢杰、綦縛鵬、王寧、吳戰峰、徐彥和楊鑫鑫則各有2只基金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低回撤的基金以中小規模基金居多,規模不足1億元的有多達11只產品。規模最大是錢睿南的興業興睿兩年持有,合并規模為71.67億元;規模居前的還有廣發睿毅領先A和華夏回報2號,合并規模分別為62.01億元、50.59億元。
低回撤基金有何特征?
通過對上述低回撤基金的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以及持倉進行分析,證券時報記者發現,低回撤的基金管理人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基金經理擅長控制回撤,歷史回撤均很低;二是通過配置低估值板塊以降低波動的深度價值派選手;三是不追熱點,強調獨立思考,采取逆向投資策略的基金經理。
低回撤基金的凈值表現穩健,離不開基金經理的運籌帷幄,其中不少基金經理被市場貼上“擅于控制回撤”的標簽。比如,國投瑞銀基金的綦縛鵬、中加基金的馮漢杰和金元順安基金的繆瑋彬等,他們所管理的基金產品近年最大回撤不超15%。
綦縛鵬將其投資體系概括為三點:第一,偏好絕對收益,即以凈值持續創新高為目標;第二,適度兼顧相對收益,保證基金能夠跟上市場和同行的上漲步伐;第三,主動管理回撤,將波動率保持在相對可控的范圍內。綦縛鵬的代表作國投瑞銀瑞利A承受住了2018年、2022年的市場波動,自2016年以來最大回撤僅有21.23%,今年的最大回撤也只有12.77%。
中加基金馮漢杰認為,投資中風險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熊市里少虧錢或許比在牛市里多賺錢更重要。控制風險不代表在下跌時要立刻止損,而是要重視風險,在自己能接受的風險范圍內博取收益。馮漢杰自2018年底開始管理的中加轉型動力A,至今最大回撤僅有13.35%。
繆瑋彬的金元順安元啟自2017年成立以來,最大回撤僅有14.43%。從繆瑋彬持倉來看,其投資風格靈活,持倉非常分散,主要買入有預期差的小盤股,換倉頻率相對較高。
另外,一些優秀的深度價值派選手通過配置低估值板塊,也能降低基金凈值波動,比如大成基金的徐彥、景順長城基金的鮑無可和工銀瑞信的楊鑫鑫等。
徐彥管理的大成睿享A近3年來最大回撤僅有13.29%,今年至今則實現0.44%的正收益。在徐彥看來,價值應是永遠跟“真善美”這些樸素的概念結合在一起的,而所謂價值投資就是基于對價值的理解來開展。鮑無可則在投資中更加重視安全邊際和個股的估值,買入估值合理或便宜的股票,賣出估值過高的股票。楊鑫鑫的工銀創新動力近3年的最大回撤僅為13.44%,主要通過分散行業配置和分散個股風險來實現,持股估值普遍較低。
廣發基金林英睿所管理的4只產品,今年最大回撤均不高于15%。他是一位逆向投資派選手,擅長在不受市場關注的冷門領域淘金,耐心等待價值回歸帶來收益。華商基金的周海棟也以逆向思維貫穿其投資邏輯,擅長左側布局,在行業層面常以中長期視角進行景氣分析。
除此之外,一些管理規模較小的基金因“船小好調頭”,在最大回撤控制方面優勢也較明顯。一些股票市值配置比例不高,基金經理能通過擇時和倉位來控制最大回撤。
低回撤高收益考驗基金經理實力
低回撤基金中,也有進攻性較強的基金。上述59只低回撤基金中,有19只基金期間收獲正回報,如繆瑋彬的金元順安元啟、李孝華的華富靈活配置、白冰洋的中銀證券價值精選、周海棟的華商恒益穩健以及林英睿的廣發鑫睿一年持有A、廣發多策略和廣發睿毅領先A等7只產品期間收益超10%。在低回撤的基礎上實現基金凈值的高增長,也更考驗基金經理的投資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控制回撤,很多基金經理不得不犧牲高回報。如果在控制回撤幅度的同時,長期仍能實現穩定盈利,這樣的基金對于持有人而言無疑是“穩穩的幸福”。
統計數據顯示,年內低回撤的基金中金元順安元啟、工銀瑞信戰略轉型主題A、中科沃土沃瑞A、廣發睿毅領先A、廣發多策略和國投瑞銀瑞源A等6只基金,近3年的累計回報均超過了90%。其中,繆瑋彬的金元順安元啟回報最高,3年累計回報189.42%,今年至今則取得了34.76%的不俗成績;杜洋的工銀瑞信戰略轉型主題A的3年累計回報達157.77%,近3年的年度收益率均排在同類型基金前列。自下而上選股是杜洋獲得超額收益的最主要策略,他依靠相對合理的估值跟隨企業賺取收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