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3日調降97點至6.9810,本周累計下調19個基點。
本周,由于出口和消費強勁,美國第三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終值錄得3.2%,大幅超過預期的2.90%,這是美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萎縮后首次實現了正增長;消費的強勁再度超乎市場預期,美國第三季度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季率終值錄得2.3%,高于預期和前值的1.7%。
與此同時,通脹形勢依舊嚴峻,美國第三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終值錄得4.7%,高于預期和前值4.60%;勞動力市場依舊緊張,美國至12月17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21.6萬人,低于預期的22.2萬人,前值為21.1萬人。
此外,在日本央行本周意外將 10 年期債券收益率上限從 0.25% 上調至 0.5% 后,日元兌美元一度飆升近5%,達到130.58日元的水平,創下本世紀最大單日盤中漲幅。
外匯經紀商Monex美國公司表示,美國經濟和就業數據好于預期,這可能有利于美聯儲可以繼續在未來采取鷹派貨幣政策立場的觀點,從而給美元帶來提振。
美國銀行表示,盡管最近有所下跌,但美元仍被嚴重高估,美元應該會在2023年下跌,但不會是直線式下跌。市場普遍認為通脹下降、美聯儲開始降息、美元將走弱,但實際情況“遠比這復雜得多”。美聯儲可能會停止加息,但不太可能降息,因為通脹在下行過程中可能會具有粘性。要讓美元真正走軟,需要通脹大幅下降。
交易員表示,目前市場缺乏關鍵指引,且部分交易員受疫情影響居家,交易意愿明顯不足,如果沒有超預期政策出臺,人民幣料延續區間寬幅波動。
截至12月22日20時23分,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6.9815,年初至今貶值約9.55%。但貶值幅度小于其他主要非美貨幣,如日元(對美元貶值14.79%)、英鎊(對美元貶值11.00%)。總體看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韌性”十足。外匯市場供求保持總體平衡,持續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稱,“在經歷了過去幾輪匯率升貶值周期轉換后,對比過去幾年匯率波動情況可以發現,今年無論是市場參與者還是監管機構對于匯率波動的容忍度都更高,對于匯率波動更加理性從容。”在匯率快速突破某些關鍵點位之際,為了降低超調風險和“羊群效應”,監管機構及時出臺一系列穩定措施和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對于穩定市場預期,釋放政策信號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平滑了市場波動,使得跨境資本流動和市場波動逐漸回歸理性區間。
編輯:王姝睿
關鍵詞: